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疼痛,除了因为“不通”,还可能是“不荣”。常见“不荣则痛”归纳起来不外营、卫、气、血、阴、阳六端,而此六类疼痛又有 哪些特征性表现,该如何治疗? 所谓“荣”,是荣养的意思,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四肢百骸、筋骨皮肉,都需要荣养,即阴血的滋养,阳气的温煦,营气的润滑,卫气的固护。六者有一失荣,则产生疼痛,何处失荣则何处发生疼痛。 常见“不荣则痛”的类型甚多,归纳起来不外营、卫、气、血、阴、阳六端。 01 营失滑润,艰涩而痛 营气行于脉中,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均需营气的濡润,才能转运自如,发挥正常生理功能,若营气失润,转运失常,则发生疼痛。 正如《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云:“营虚胃痛,进以辛甘”;又云:“劳力,气泄阳伤,胸脘发痛,得食自缓,已非质滞停蓄,然初病气伤,久泄不止,营络亦伤,古谓络伤则痛。” 说明营气亏乏,脏腑不荣,络脉失养,则疼痛发作。其疼痛的特点是痛在脏腑或筋骨,艰涩而痛,活动加重。 例一:周某,男,43岁,年3月5日初诊。 胃脘疼痛半年,加剧3天。 患者因发烧引起胃脘疼痛半年,时轻时重。近因饮食失节,疼痛加剧,纳呆,胃中有灼热感,脉弦细数。 辨证:营阴不足,胃络失养。 治法:养阴止痛,降逆止呕。 方药:略 02 卫失固护,痛如针刺 卫气行于脉外,在内充溢于脏腑组织间,在外布散于皮肤肌腠之间,以温养皮肤肌肉,启闭汗孔,具有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 若卫气不固,络脉肌肤失养,则发生疼痛。其特点是痛在肌表,卒然发作,痛如针刺。 例二:杨某某,女,38岁,年3月3日初诊。 头痛3天,加剧1天。 近因冒寒引起头痛如裂,头顶痛,连及后项,伴有鼻塞、流清涕、背恶寒、微咳、纳呆,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辨证:卫阳不固,寒邪入络。 治法:温经解表,散寒止痛。 方药:川芎12g,蔓荆子9g,防风9g,葛根15g,桂枝9g,白芷9g,苏叶12g,甘草3g。 3月8日复诊:服药3剂后感冒诸症消失,唯仍头痛,连及后项,且有拘急感,伴有全身倦怠、嗜睡、纳呆,舌质淡苔薄白,脉缓而弱。 辨证:此乃外邪已解,卫气更加耗伤,经脉失养,故拘急而痛。 治法:补气温经,固卫止痛。 方药:略 03 气虚不充,钝痛不休 元气是先天精气所化生,发源于命门,借三焦之道通达全身,以推动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 若劳动过度,久病失养,而损耗元气,致使正气不足,不能充养全身,气化功能失常,则出现糟粕停积,精华不布,精血下脱等等,而产生疼痛。 《证治准绳·头痛》云:“更有气虚而痛者,遇劳则痛甚,其脉大。”《东垣十书》亦云:“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者,肠胃之所生,乃气虚头痛也。……久病气虚血损,及素作劳、羸弱之人患心痛者,皆虚痛也。” 说明气虚不仅能导致头痛,亦能引起心痛等各种疼痛。其特点是疼痛兼胀,钝痛不休,活动则加重,按压则减轻。 例三:彭某,女,32岁,年5月3日初诊。 胸痛2年,加剧1个月。 左胸胀痛,阵阵发作,并牵扯左上肢和肩背部,稍一劳累则诱发或加剧,伴有心悸、胸闷、气短、少寐多梦,饮食、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弱。 心电图示:心肌劳累,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速,心率次/分。 辨证:此乃心气不足,心络不充,故拘急而痛。 治法:益气养心,安神止痛。 方药:略 04 血虚不荣,隐隐而痛 血液循经脉环流不息,充润营养全身。若出血过多,或生血不足,致使血分不足,脏腑百脉失去营养,则发生疼痛。 张景岳云:“心主血脉,血虚不能营养筋脉,故腰胁相引而痛。” 李东垣在《医学发明·诸脉按之无力所生诸病证》云:“六脉之下得弦细而涩,按之无力,腹中时痛,心胃控睾,阴阳而痛……腰沉沉苦痛,项背胸皆时作痛……时头痛目眩……或面白而不泽者,脱血也。” 说明血虚不能营养脏腑筋脉可引起疼痛,其特点是痛处界限不清,隐隐而痛,或筋脉有拘急感。 例四:王某,男,47岁,年7月15日初诊。 3个月来忧愁恼怒不解,纳呆,少寐,有时彻夜不眠,肌肉削瘦,腰胯疼痛,行走困难,医院住院治疗1个月,症情不减。 现全身疼痛,腰胯连腿酸软,疼痛尤甚,步履艰难,肌肉消瘦,面色憔悴,纳呆食少,食后焼腹作胀,少寐多梦,舌质淡红,苔白,脉细数。 辨证:此乃木郁土败,化源不足,血虚气弱,筋脉肌肤失养所致。 治法:养血舒筋,培土解郁。 方药:略 05阳虚不化,疼痛畏寒 阳主温化,阳气虚,脏腑经脉得不到温养则发生疼痛。 《叶选医衡·痛无补法辨》云:“凡治表虚而痛者,阳不足也,非温经不可;……下虚而痛者,脱泄之阳也,非速救脾胃、温补命门不可。夫以温补而治痛者,非不多也,奈何医者,专执痛不可补之说,岂良法哉?” 《景岳全书·头痛》云:“阳虚头痛,即气虚之属也。亦久病者有之。其证必戚戚悠悠,或羞明,或畏寒,或倦怠,或食饮不甘,脉必微细,头必沉沉,遇阴则痛,逢寒亦痛,是皆阳虚阴盛而然。” 《丹溪心法·泄泻》云:“寒泄,寒气在腹,攻刺作痛,洞下清水,腹内雷鸣,饮不化者,理中汤。或吞大己寒丸、附子桂香丸。畏寒者八味汤。” 说明阳虚不化,阴邪内生引起各种疼痛,其特点为疼痛剧烈,得温则减,遇冷加剧。 例五:金某,男,31岁,年6月6日初诊。 腹痛腹泻3天,加剧1天。 3天前因贪凉饮冷引起腹痛如绞,泻下如水,得温则缓,按之则减,服土霉素2天,症情非但不减,反而加剧,现仍腹泻稀水无度,腹痛阵阵,口干而不欲饮,腹背皆畏寒,舌质淡红,苔白滑,脉沉弦细。 大便化验: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 治法:补肾扶阳,健脾止泻。 方药:略 例六:张某某,男,40岁。 胸痛10天,加剧2天。 10天前因劳累过度引起胸痛,经服止痛药,疼痛不止。现胸痛剧烈,坐卧不宁,活动加剧,至夜更甚,伴有心慌、微咳、胸部胀闷,四肢乏力厥冷,纳呆,二便自调。舌质淡,苔白,脉弦缓。 胸透:双肺纹理增强。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分。 辨证:此系胸阳不振,络脉失荣,拘急而疼痛。 治法:温阳通脉,和络止痛。 方药:略 06 阴虚不滋,内热而痛 脏腑经脉和脑髓等均需阴液的滋养,若阴液亏乏,各组织器官失去滋养,则发生疼痛。 《素问·举痛论》云:“……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灵枢·五癃津液别》云:“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 《景岳全书·头痛》云:“阴虚头痛,即血虚之病也,凡久病者多之。其证多因水亏,所以虚火易动,火动则痛,必兼烦热内热等证,治宜壮水为主,当用滋阴八味煎、加减一阴煎、玉女煎之类主之。” 说明阴液不足,不能润养筋骨脑髓,亦能引起各种疼痛,其特点为内热而痛,午后至夜间加重,遇热更甚。 例七:李某某,女,40岁,年5月26日初诊。 头痛头晕3年,加剧1周。 3年前因怒而引起头痛头晕,不断服中、西药治疗。血压波动在~/~mmHg之间。 近几天因用脑过度,头痛头晕加剧,至夜尤甚,伴有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腰膝酸软、少寐多梦,有时恶心,食欲尚好,二便正常,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数。血压/mmHg。 辨证:此乃肝肾阴虚,虚热内生,髓海不足,头目失养所致头痛、头晕等症。 治法:滋肾养肝,填精补髓,潜降浮火。 方药:略 从营、卫、气、血、阴、阳六个方面来阐述“不荣则痛”这一机理,在理论上讲是通达的。 但从临床实践的角度看,“不荣则痛”的病机则比较复杂,如气血双亏、阴阳俱虚、气阴两虚、营卫不和等等均可导致“不荣则痛”。 并且,“不荣则痛”与“不通则痛”往往互为因果,兼杂并见。 有的由“不通”导致“不荣”,有的由“不荣”导致“不通”,有的“不荣”和“不通”并存,这就需要通过疼痛的不同特性和兼见的症状加以鉴别。 联系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