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诊误治医案腹痛腹泻2月,补益无用,

时间:2021-7-22 13:22:36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西宁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ww.lesontuan.com/m/

患者情况

患儿杨某,女,3岁

就诊日期:年4月19日

主诉:腹痛泄泻2月余

现病史:于年2月初,因食蒸红薯过量,傍晚遂腹痛不止,经当地医疗站治疗不效,医院,服驱虫药后,腹痛虽止,乃致腹泻,进而发热,叠进针药无效。后转院,诊为:①腹膜结核?②肠结核?住院两月余,每日泄泻不止,身热不退,竟至形瘦如柴,面色萎黄,虚惫已极,气息奄奄,几经病危,料难治愈。家属虑其儿殁于异地,诸多不便,遂决意出院返家待毙。途中幸未气绝,乃邀余诊视。

刻下症见:患儿露睛偃卧,毛发枯焦,面无血色,两眼上翻,目睛不转,啼不成声,神情烦躁,身热(体温38.9℃)无汗,呼之只能微睁大眼为应,当日泄泻仍二十余次,粪色黄,气腥,略能进流汁饮食,脉细微略数,舌淡,苔薄白。腹壁紧缩不硬,触按时略呈痛苦貌,呼吸微弱,心音低微律齐。

误诊

辨证分析:综观脉症,虚象毕露,诊为脾肾虚寒,表邪外郁。

处方:当即疏桂附理中汤1剂予服,因有表邪,肉桂改为桂枝,满以为药到病退。

结果:次日诊视,患儿仍泄泻不止,身热不退,反增躁烦,遂感棘手,意欲婉言告退

正确诊疗

辨证分析:用心思索“至虚有盛候”之训,遂再细审病史,详辦病机,乃知泻久,肝郁气滞,脾虚胃热,外邪郁表。

处方:改疏四逆散合喻氏进退黄连汤予服,药用柴胡、杭白芍、枳实、潞党参、川黄连(姜汁炒)、干姜、肉桂、黄芩、甘草,兼有表邪,再加紫苏叶。方成,其父视而诘之:孩子虚弱至此,黄连之施不知过寒与否?乃晓之以“至虚有盛候”之训,证之于昨夜之失,其父方诺。

结果:照方配服,药进3次,至夜身得微汗,体温下降至37.4℃,能低声啼呼,口渴欲饮,略能多进流汁饮食,腹泻次数减少一半,手足微能举动,脉转细滑少力,数象稍去,舌质转淡,口唇干红。

再按原方服1剂,患儿体和食增。唯腹泻不止

改投驻车丸合真人养脏汤加减:人参、山药、煨诃子、煨肉豆蔻、阿胶、木香、炮姜、泽泻、炒杭白芍、五味子、酒炒川黄连、生黄芪、炒白术、罂粟売、甘草,另有红参5g煎水,山药25g研细,用红参水煮山药粉为糊食疗1剂,腹泻减至每日四五次,体温正常,神力更增,食量增加。

遂守原方,以附片、乌梅、赤石脂之类随症加减。患儿接服6剂,腹泻方止,继以香砂六君子汤、右归饮加减善后乃安。

本案摘自《长江医话》

心得体会

临床中有许多“至虚有盛候”的情况,不能单纯应用补法,清代医家王旭高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虚处受邪,其病必实”,即使虚象毕露,也要思考是不是有实象,如果夹杂实象单纯补法就不会有好的效果

鲍艳举经方六经辩证

中医学习交流平台

长按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ygeiv.com/bfz/202107/114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