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15日~21日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第27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来临,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发布今年的宣传周主题:“健康中国健康家——关爱生命科学防癌”。中国抗癌协会将每年4月15日定为“中国抗癌日”,拉开了肿瘤宣传周活动的序幕。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年全国最新癌症报告 报告显示,根据对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年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年全国恶性肿瘤估计新发病例数.9万例(男性为.1万例,女性为.8万例),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按发病率来看,肺癌位居全国发病首位,其后依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乳腺癌。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的第1位。按死亡率来看,肺癌死亡率最高,其后依次为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肺癌在男性、女性中的死亡率均是第1位。 据芝罘区疾控中心统计,年芝罘区发病顺位前五位分别为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和肝癌,死亡顺位前五位分别为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胰腺癌。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第一位均为肺癌。 年芝罘区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构成比 年芝罘区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构成比 抗癌路上,疾控专家与你同行 降低肿瘤发病率,病因预防最有效。疾控中心专家指出保持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掌握在人们自己手中的最有效防癌手段。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拥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掌握科学的防癌常识,可以避免30%至40%癌症的发生。 慢性病防治核心信息也提到:多数癌症是可以防治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疾控中心专家针对芝罘区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分别提出了以下建议: 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不同癌症 癌症共有多种,不同的癌症预防控制的侧重点和措施不同。 1.预防肺癌:以控烟为主;改善居室通风条件,避免吸二手烟。 2.预防食管癌: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避免进食过快、过热、过粗或具有强烈刺激性的食物;注意口腔卫生。 3.预防胃癌:低盐饮食;不吃发霉变质的食品;不暴饮暴食;经常食用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 4.预防肝癌:以接种乙肝病毒疫苗为主;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特别是发霉的玉米、花生、大米、高粱等。不过量饮酒。 5.预防结直肠癌:进食低脂肪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癌症是可以治愈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癌症治愈水平的关键。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通过早期发现和充分治疗,有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治愈。有相当一部分癌症有警示症状,只要保持警惕,及时就诊,就可以早期发现。 出现以下可疑癌症表现之一,请及时就医检查: 1.全身性表现(可见于所有癌症):原因不明的进行性消瘦、贫血、乏力、发热;原因不明的全身性疼痛、骨关节疼痛;发现逐渐增大的肿块,如颈部、锁骨上、腋窝下、乳腺、腹部等。 2.肺癌:久治不愈的干咳或痰中带血,特别是45岁以上吸烟男子;原因不明的咳血、胸闷、胸痛;压迫症状: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咽下困难。 3.肝癌:长期消化不良;原因不明的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乏力;右肋下隐痛;反复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瘀斑等。 4.胃癌:进行性食欲减退、厌食、易饱感;上腹部胀满不适、隐痛;胃痛规律及性质改变;反复呕血、黑便。 5.食管癌:进食时有梗噎感;胸骨后灼烧感、异物感或疼痛;进行性咽下困难。 6.结直肠癌:不明原因的腹痛、便血;大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大便变细、变形。 7.乳腺癌:乳房肿块,质硬,多为单发;乳头有血性分泌物;乳房皮肤呈桔皮样改变;两侧乳房不对称,乳头回缩、内陷。成年已婚女性定期开展乳腺癌自查和接受乳腺癌筛查(根据医生建议选择乳腺钼靶X线摄片或乳腺超声检查)。 医院接受规范化治疗 癌症的治疗需要一个较长的复杂过程。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和中医药治疗。医生会根据癌症发生的部位、病理类型、病变侵犯深度和转移情况,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发病、身体素质,制定规范化治疗方案。 1.诊断提示癌症或疑医院接受规范化的诊疗 2.相信科学,不要迷信偏方,延误治疗时机。 3.癌症患者康复的基本原则:乐观的心态、平衡的膳食、适当的锻炼、合理的用药、定期的复查 芝罘疾控中心 传播健康知识 促进健康行为 提高全面健康水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