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的防控力度,普及诺如病毒的防治知识,确保幼儿的身体健康,我园蔡园长及保健医生参加了年12月20日狮山镇组织的“狮山镇校园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根据会议精神就岁末年初安全工作排查对全体教职工分批进行详细讲解,加强园内食品安全监管和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以及规范厨工操作行为。 12月16日,我园保健医生进行了“诺如病毒感染预防知识培训”,宣传诺如病毒预防,了解诺如病毒,感染诺如病毒的主要临床牲、诺如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及如何治疗诺如病毒感染和学校应采取的预防措施等知识。 我园保健医生就园内安全,卫生的隐患通过诺如病毒相关知识及症状、诺如病毒处理指导意见、如何有效预防诺如病毒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对如何有效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提出具体措施:勤洗手、勤消毒、多观察等。配置日常消毒液分量,加强通风消毒,并进行进一步落实防控工作到每一个班上,对全园环境卫生进行大消毒,提高对病毒的认识,并对每一位幼儿的身体状况加强监测,落实报告。 诺如病毒”知识普及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诺如病毒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爆发。 潜伏期多在24~48h,最短12h,最长72h。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大便常规镜检WBC15,未见RBC。原发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一般不需使用抗菌素,预后良好。脱水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主要死因,对严重病例尤其是幼儿及体弱者应及时输液或口服补液,以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由于诺如病毒感染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容易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发生局部聚集病例。因而我们应共同做好预防工作。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2.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减少到校外的餐厅就餐,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3.减少外出要会和参与大型活动机会,杜绝传染渠道。4.一有情况,立刻就诊,并报告所在单位、社区。 健康教育:加强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免疫接种:尚无理想的疫苗。 加强饮用水卫生:要加快城乡自来水建设。在暂时达不到要求的地区,必须保护水源,改善饮用水条件,实行饮水消毒。 抓好饮食卫生: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特别要加强对饮食行业(包括餐厅、个体饮食店、学校周边饮食摊档等)、农贸集市、集体食堂等的卫生管理。食物加工者要严格注意个人卫生,一旦发病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病人、接触者及其直接接触环境的管理 隔离: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要分别隔离治疗。 突发疫情报告: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突发疫情后,城镇于6h内,农村于12h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消毒: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的吐泻物和污染过的物品、空气、饮用水、厕所等进行随时消毒,当染菌者送隔离病房或治愈后进行终末消毒。 流行期措施:做好水源保护和饮用水消毒。 加强食品卫生法的执法力度,做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做好肠道传染病的卫生防病宣传教育和动员工作,在发生流行时发动群众自觉停止一切宴请聚餐,发生吐、医院肠道门诊就医。 加强饮食卫生,禁食生、半生食物。 加强个人卫生,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待肥皂泡持续10秒后冲洗干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