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病案(例)分析评分标准考试 级别/试题编号 病案(例)摘要1: 曾某,男,35岁,已婚,工人。年7月3日初诊。 患者3天前于路边饭馆就餐后即感腹部不适,随后出现发热腹痛,腹泻10余次,夹有赤白脓血。现症:腹部疼痛,里急后重,泻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舌苔黄腻,脉滑数。 请与泄泻相鉴别。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痢疾 3 中医证候诊断 湿热痢 3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含病因病机分析) 1.以腹痛腹泻,痢下赤白脓血,里急后重为主症,诊断为痢疾。腹部疼痛,里急后重,泻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舌苔黄腻,脉滑数,辨证为湿热痢。 (2分) 2.饮食不洁,湿热蕴结,熏灼肠道,气血壅滞,脂络伤损,而引发本病。(2分) 4 中医类证鉴别 两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粪质稀溏,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大便不带脓血,也无里急后重,或无腹痛。而痢疾以腹痛、 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 3 中医治法 消肠化湿,调气和血 2 方剂名称 芍药汤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黄芪12g黄连10g白芍15g当归12g炙甘草6g 槟榔10g木香后下6g大黄3g肉桂3g金银花15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3 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病案(例)分析评分标准考试 级别/试题编号 病案(例)摘要2: 历某,女,33岁,已婚,职员。年5月24日初诊。 患者因家务琐事长期劳累。2个月前出现带下量多,色白,质稀薄,无臭气,绵绵不断,面色萎黄,四肢不温,精神疲惫,纳少便溏,两足浮肿,舌淡苔白,脉缓弱。 请与白浊相鉴别。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带下过多 3 中医证候诊断 脾虚证 3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含病因病机分析) 1.以带下量明显增多为主症,诊断为带下过多。带下量多,色白,质稀薄,无臭气,绵绵不断,面色萎黄,四肢不温,精神疲惫,纳少便溏,两足浮肿,舌淡苔白,脉缓弱辨证为脾虚证。(2分) 2.劳倦过度,损伤脾气,脾虚运化失司,湿邪下注,伤及任带,任脉不固,带脉失约,发为本病。(2分) 4 中医类证鉴别 白浊是指尿道流出混浊如脓的一种疾患,多随小便排出。 而带下过多,出自阴道,故可鉴别。 3 中医治法 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2 方剂名称 完带汤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党参12g白术12g白芍12g山药12g苍术9g 陈皮9g柴胡9g黑芥穗9g车前子包煎12g甘草6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3 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病案(例)分析评分标准考试 级别/试题编号 病案(例)摘要1: 李某,男,40岁,工人。年8月20日初诊。 患者喜食辛辣之品。平素大便干结难解,常3日一行。近1周未解大便,腹胀满,口干口臭,矢气臭秽,渴而多饮,面红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请与肠结相鉴别。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便秘 3 中医证候诊断 热秘 3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含病因病机分析) 1.以大便干结难解为主症,诊断为便秘。大便于结难解, 腹胀满,口干口臭,矢气臭秽,渴而多饮,面红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辨证为热秘。(2分) 2.饮食不节,肠腑燥热,津伤便结,引发本病。(2分) 4 中医类证鉴别 两者皆为大便秘结不通。但肠结多为急病,因大肠通降受阻所致,表现为腹部疼痛拒按,大便完全不通,且无矢气和肠鸣音,严重者可吐出粪便。便秘多为慢性久病,因大肠传导失常所致,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干结艰行,可有矢气和肠鸣音,或有恶心欲吐,食纳减少。 3 中医治法 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2 方剂名称 麻子仁丸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大黄后下9g枳实12g自芍12g杏仁捣碎9g厚朴12g 瓜蒌仁12g莱菔子12g玄参15g郁李仁捣碎15g 火麻仁捣碎30g麦门冬15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3 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病案(例)分析评分标准考试 级别/试题编号 病案(例)摘要2: 刘某,女,23岁,未婚,职员。1月24日初诊。 患者平素月经正常,6月前因暴怒月经突然停闭,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少愎胀痛,拒按,舌边紫暗有瘀点,脉沉涩。 请与暗经相鉴别。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闭经 3 中医证候诊断 气滞血瘀证 3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含病因病机分析) 1.以月经停闭6个月为主症,诊断为闭经。月经突然停闭,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少腹胀痛,拒按, 舌边紫暗有瘀点,脉沉涩,辨证为气滞血瘀证。(2分) 2.七情内伤,气结则血滞,瘀阻冲任,血不得而下,发为本病。(2分) 4 中医类证鉴别 暗经是指终生不行经,但能生育者。二者通过月经史、妊娠史、超声检查等可鉴别。 3 中医治法 理气活血,祛瘀通经 2 方剂名称 血府逐瘀汤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生地黄10g川穹10g赤芍12g牛膝15g桔梗6g柴胡6g枳壳10g 甘草5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3 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病案(例)分析评分标准考试 级别/试题编号 病案(例)摘要1: 龚某,女,46岁,已婚,工程师。年12月2日初诊。 患者平素嗜食冷饮,近3个月来出现大便艰涩难解,2~3日一行,便前腹痛拘急,胀满拒按,伴有手足不温,呃逆呕吐,舌苔白腻,脉弦紧。 请与肠结相鉴别。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便秘 3 中医证候诊断 冷秘 3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含病因病机分析) 1.以大便艰涩难解为主症,诊断为便秘。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手足不温,呃逆呕吐,舌苔白腻,脉弦紧,辨证为冷秘。(2分) 2.嗜食冷饮,阴寒内盛,凝滞胃肠,而引发本病。(2分) 4 中医类证鉴别 两者皆为大便秘结不通。但肠结多为急病,因大肠通降受阻所致,表现为腹部疼痛拒按,大便完全不通,且无矢气和肠鸣音,严重者可吐出粪便。便秘多为慢性久病,因大肠传导失常所致,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干结艰行,可有矢气和肠鸣音,或有恶心欲吐,食纳减少。 3 中医治法 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2 方剂名称 温脾汤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制附子先煎9g干姜6g党参12g大黄后下9g甘草6g 当归9g乌药9g厚朴9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3 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病案(例)分析评分标准考试 级别/试题编号 病案(例)摘要2: 宋某,女,25岁,已婚,职员。年8月21日初诊。 患者停经4个月,阴道少量出血伴小腹下坠1周。既往子宫肌瘤4年,末次月经: 年4月21日,停经后无明显不适,2个月前B超提示宫内早孕、子宫肌瘤(4.2cm×3.6cm)。 近1周少培阴道出血,色暗红,自觉腰酸下坠,口干不欲饮。舌暗红,舌边有瘀斑,脉沉弦。 请与激经相鉴别。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胎动不安 3 中医证候诊断 癥瘕伤胎证 3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1.以妊娠后出现腰酸、小腹下坠、阴道少量出血为主症, 诊断为胎动不安。以宿有癥积,停经后出现少量阴道出血, 色暗红,自觉腰酸下坠,口干不欲饮。舌暗红,舌边有瘀斑,脉沉弦辨证为癥瘕伤胎证。(2分) 2.素有癥瘕,瘀阻胞脉,孕后冲任气血失调,血不归经, 胎失摄养,发为本病。(2分) 4 中医类证鉴别 激经的出血有规律,为孕后在相当于月经期时,有少量阴道流血,至孕3个月后自行停止无损于胎儿的生长发育。 无腰酸腹痛症状。 3 中医治法 祛瘀消癥,固冲安胎 2 方剂名称 桂枝茯苓丸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桂枝9g茯苓15g赤芍15g丹皮15g桃仁6g 杜仲15g川续断15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3 中西医 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病案(例)分析评分标准 考试级别:试题编号: 病案(例)摘要1: 邢某,女,53岁,已婚,退休。年11月3日初诊。 患者平素体弱多病,饮食量少。皮肤出血点及瘀斑反复发作1年余,多次检查血常规 示血小板减少,未系统治疗。近1周来下肢又出现紫斑,遂来就诊。现症:下肢紫斑,颜 色暗淡,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食欲不振,面色少华,神情倦怠。 查体:T:36.4℃,P:82次/分,R:18次/分,BP:/80mmHg。肝脾未触及,下肢 皮肤瘀斑色暗淡。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8.7×l09/L,血红蛋白g/L,血小板50×l09/L。出血 时间:13min(正常值2~7min)。网织红细胞计数1.4%。骨髓象示巨核细胞显著增加。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血证-紫斑 2 中医证候诊断 气不摄血证 2 西医诊断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慢性型 2 西医诊断依据 1.下肢出现紫斑1周。(0.5分) 2.有皮肤出血点及瘀斑反复发作1年余,多次检查血常 规示血小板减少。(1分) 3.查体:肝脾无肿大。(0.5分) 4.血液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出血时间延长;网织红 细胞计数正常。(1分) 5.骨髓象示巨核细胞显著增加。(1分) 4 中医治法 益气摄血,健脾养血 2 方剂名称 归脾汤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 法 白术15g党参10g黄芪20g当归10g茯苓10g 龙眼肉9g炒枣仁12g远志6g阿胶烊化10g麦冬10g 五味子6g甘草6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避免外伤,必要时止血治疗。 (1分) 2.糖皮质激素:常用泼尼松每日30~60mg,分次或顿服。 (1分) 3.必要且有适应证者可考虑脾切除术。(1分) 4.免疫抑制剂:适用于糖皮质激素无效或禁忌患者。选用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1分) 4 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病案(例)分析评分标准 考试级别:试题编号: 病案(例)摘要2: 吴某,女,35岁,已婚,工人。年4月6日初诊。 取环术后3天,突然下腹疼痛剧烈,拒按,高热恶寒,咽干口苦,赤白带下,量多,色黄,如脓血,味臭秽,小便短黄,大便秘结。 查体:T:38.9℃,P:次/分,R:26次/分,BP:/80mmHg。面红,下腹有压 痛、反跳痛,轻度肌紧张。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 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量多,赤白相间,脓性,味臭秽,宫颈充血,有举痛,宫体稍 大,活动受限,有压痛,附件区增厚伴压痛。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4.5×l09/L,中性粒细胞88%;阴道分泌物检查:大量白 细胞,并可见红细胞:B超示:盆腔积液4.5cm×3.2cm。尿妊娠试验:阴性。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腹痛 2 中医证候诊断 热毒炽盛证 2 西医诊断 急性盆腔炎 2 西医诊断依据 1.宫腔取环术后急性下腹痛,伴发热1天。(0.5分) 2.查体:T:38.9℃,下腹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0.5 分) 3.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量多,赤白相间,脓性,味臭秽, 宫颈充血,有举痛,宫体稍大,活动受限,有压痛,附件区 增厚伴压痛。(1分) 4.血常规:白细胞14.5×l09/L,中性粒细胞88%。(0.5分) 5.阴道分泌物检查:大量白细胞,并可见红细胞。(0.5分) 6.尿妊娠试验:阴性。(0.5分) 7.B超示:盆腔积液4.5cm×3.2cm。(0.5分) 4 中医治法 清热解毒,利湿排脓 2 方剂名称 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皮汤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金银花15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 紫背天葵15g桃仁10g冬瓜仁10g生大黄后下6g 牡丹皮15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半卧位休息,高热时可予物理降温。(1分) 2.抗生素治疗:选用药敏试验敏感抗生素,或联合用药。 (1.5分) 3.必要时手术引流排脓。(1.5分) 4 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病案(例)分析评分标准 考试级别:试题编号: 病案(例)摘要1: 李某,男,33岁,已婚,干部。年5月7日初诊。 患者头晕,乏力,齿龈出血半年。现心悸乏力,盗汗,手足心热,腰膝酸软,出血明显, 大便干结。 查体:面色苍白,唇甲淡白,下肢见散在皮下出血点,心肺(-),肝脾未触及,舌质淡, 少苔,脉细数。 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65g/L,白细胞3.0×l09/L,血小板45×l09/L,网织红细 胞O.l%。骨穿:骨髓增生减低,粒系及红系减少,巨核细胞未见。酸化血清溶血试验(-), 尿含铁血黄素(-)。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血证 2 中医证候诊断 肾阴虚证 2 西医诊断 再生障碍性贫血 2 西医诊断依据 1.青年男性,头晕,乏力,齿龈出血半年。(1分) 2.查体:贫血貌,下肢散布出血点,肝脾不大。(1分) 3.血常规:Hb65g/L,WBC3.0×l09/L,PLT45×/L, 网织红细胞0.l%。(1分) 4.骨穿:骨髓增生减低,粒系及红系减少,巨核细胞未 见。酸化血清溶血试验(-),尿含铁血黄素(-)。(1分) 4 中医治法 滋阴补肾,益气养血 2 方剂名称 左补丸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山药15g山茱萸15g川牛膝15g菟丝子15g 熟地24g枸杞15g鹿角胶烊化10g龟板胶烊化10g 当归10g黄芪30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防止接触对骨髓造血有毒性的物质,禁用 抑制骨髓药物;防止交叉感染;注意休息,避免过劳等。 (1分) 2.支持疗法:控制感染,止血,输血。(0.5分) 3.刺激骨髓造血功能:雄激素等。(0.5分) 4.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1分) 5.如属造血干细胞缺陷引起的急性再障宜行骨髓移植。 (1分) 4 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病案(例)分析评分标准 考试级别:25O试题编号: 病案(例)摘要2: 田某,女,31岁,已婚,教师。年6月7日初诊。 患者于年5月21日行人流术后阴道流血3天,6月1日开始下腹部疼痛按,热势起伏,寒热往来,带下量多,色黄质稠,味臭秽,大便溏,小便短赤。 查体:T:38.9℃,P:次/分,R:26次/分,BP:/70mmHg。神清,痛苦面容,下腹压痛、反跳痛,伴轻度肌紧张。舌红有瘀点,苔黄厚,脉弦滑。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5.6×l09/L,中性粒细胞83%。阴道分泌物检查:大量白细胞;B超示:盆腔积液5.5cm×4.2cm。 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分泌物量多,色黄,有异味,宫颈光滑,子宫 水平位,大小正常,质中,活动度差,压痛明显,两侧附件片状增厚伴压痛。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腹痛 2 中医证候诊断 湿热瘀结证 2 西医诊断 急性盆腔炎 2 西医诊断依据 1.人流术后出现下腹疼痛,伴发热,带下量多黄稠臭秽。(1分) 2.T:38.9℃,下腹压痛、反跳痛,伴轻度肌紧张。(0.5分) 3.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量多,色黄,有异味,子宫质中,活动度差,压痛明显,两侧附件片状增厚伴压痛。(1分) 4.血常规:白细胞:15.6×/L,中性粒细胞:83%。(0.5分) 5.阴道分泌物检查:大量白细胞。(0.5分) 6.B超示:盆腔积液5.5cm×4.2cm。(0.5分) 4 中医治法 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2 方剂名称 仙方活命饮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金银花20g甘草6g赤芍10g当归10g乳香5g没药5g 穿山甲9g天花粉15g陈皮6g防风10g贝母10g白芷10g皂角刺10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半卧位休息,高热时可予物理降温。(1分) 2.抗生素治疗:选用药敏试验敏感抗生素,或联合用药。(1.5分) 3.如形成脓肿,必要时手术引流排脓。(1.5分) 4 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病案(例)分析评分标准 考试级别:试题编号: 病案(例)摘要1: 白某,男,58岁,已婚,工人。年3月24日初诊。 患者平素急躁易怒,头晕目眩。昨日展起有左侧肢体活动欠利,今日下午加重而被家 医院。现症:左侧半身不遂伴感觉麻木,口眼㖞斜,舌强语謇,躁动不安,头晕目 眩。 查体:T:37.7℃,P:92次/分,R:18次/分,BP:/85mmHg,意识模糊,躁动不 安,语言不利,面色红赤;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左鼻唇沟变浅,口角右偏; 双肺呼吸音粗,腹平软。左侧肢体肌力Ⅱ级,皮肤痛觉减弱,左侧巴氏征(+)。舌质红苔 黄,脉弦。 辅助检查:急查颅脑CT:右侧内囊见低密度灶。心电图:正常心电图。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中风 2 中医证候诊断 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 2 西医诊断 脑梗死 2 西医诊断依据 1.突发左侧肢体活动不利1天半,伴言语不利;安静状 态下发病。(1分) 2.意识模糊,躁动不安,语言不利,左鼻唇沟变浅,口角右偏,左侧肢体肌力Ⅱ级,皮肤痛觉减弱,左侧巴氏征(+)。(2分) 3.颅脑CT:右侧颅脑见一低密度影。(1分) 4 中医治法 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2 方剂名称 天麻钩藤饮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 法 天麻9g钩藤后下5g石决明先煎15g天麻12g栀子9g 牛膝12g杜仲9g桑寄生18g夜交藤20g黄芩12g 茯神15g地龙9g桃仁12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生命体征监护、维持气道通畅,心电监护, 酌情降低颅内压(20%甘露醇等)。(1分) 2.超早期溶栓治疗:尿激酶、链激酶。(1分) 3.抗凝治疗以防止血栓扩展和新血栓形成。(1分) 4.脑保护治疗、降纤治疗、高压氧治疗及康复治疗等。 (1分) 4 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病案(例)分析评分标准 考试级别:试题编号: 病案(例)摘要2: 李某,女,28岁,职员。年4月25日初诊。 患者平素月经正常,现停经53天,阴道不规则出血3天a末次月经年3月3日, 停经后明显有早孕反应,3天前阴道有少量出血,色淡红,质稀薄,曾服安络血效果不明显, 现症:停经53天,阴道少量出血,小腹空坠隐痛,腰酸,神疲肢倦,心悸气短。 查体:T:36.6℃,P:86次/分,R:21次/分,BP:/80mmHg。面色?白,舌淡苔 白,脉细滑无力。 辅助检查:尿妊娠试验:阳性。B超示:宫内妊娠,胚胎存活。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胎动不安 2 中医证候诊断 气血虚弱证 2 西医诊断 先兆流产 2 西医诊断依据 1.有停经史及早孕反应。(1分) 2.阴道不规则少量出血3天,小腹空坠隐痛。(1分) 3.娠试验阳性;B超示:宫内妊娠,胚胎存活。(2分) 4 中医治法 益气养血,固肾安胎 2 方剂名称 胎元饮加味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人参单煎10g白术15g炙甘草9g白芍15g熟地黄15g 杜仲15g陈皮6g黄芪15g阿胶烊化10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1.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1分) 2.属黄体功能不全者,补充孕酮,如黄体酮。(1分) 3.补充维生素E。(1分) 4.必要时进行血HCG测定并酌情处理。(1分) 4 临床西医 病史采集: 病例分析: 学习要趁早,医考复习年前就要打好计划,做好准备,天道酬勤! 记得每天坚持听课三小时,坚持21天后,第22天习惯就养成了,主动复习比被动复习效果更好,我们一起努力,加油。今天开始学习,备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