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家中常备这十种中药,健康无烦忧

时间:2018-8-28 17:34:54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药食同源家中可常备十大中药

药食同源

“药食同源”指,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药食同源”是说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淮南子·修务训》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

药物的四气五味理论

药食同源指,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无论是食物还是药物,都有其性、味、归经之分,都有着良好的食养、食疗的效果。

1.四气: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寒凉药物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滋阴作用;温热药物温中祛寒、温经通络、温阳化气、活血化瘀、温化痰湿水饮等作用。

2.五味:是的药物具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其中“淡”味附于甘,“涩”味附于酸。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1)辛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健胃作用。用于外邪束表诸证:如生姜散邪,可治气血运行不畅:如陈皮。

(2)甘味具有滋养、补脾、缓急止痛、润燥作用。用于机体虚弱或虚证:淮山药、大枣,用于气拘急的腹痛如甘草等。

(3)苦味具有清热、泄降、燥湿、健胃的作用。多用于素体偏热或热邪为患的病证。如黄芩、栀子。

(4)酸味具有收敛、固涩、止泻的作用。用于虚汗、久泻、遗精、咳嗽:如乌梅止泻、五味子止咳、覆盆子止遗精滑泄。

(5)咸味具有软坚、润燥、补肾、养血、滋阴的作用。

3.归经:指药物或食物的作用趋向于某一脏腑功能系统,对这一功能系统有较特殊的或选择性的作用。如黄芩清肺热,黄连清心热、栀子泻三焦之火。

#家中最该常备的十大中药#

现在的人,家里一般都有个小药箱,里面放着一些治头痛发热的常用药,或者还有一些药油之类的,以备不时之需。在大家的概念里,小药箱里面的药都应该是一些见效奇快的西药,比如能迅速止痛的药、能马上降温的退烧药等等。

其实我们家里也可以常备一些中草药,它们调理身体、解决一些小问题的能力,有时甚至不是某些西药可以蓖美的。下面就给大家推荐了十种中药,它们不仅易于保存,而且疗效确切,快点囤货吧!

一、生姜

说到常备药,当首推生姜。生姜味辛性温,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功效。

食疗应用:

1、发汗解表,用于风寒感冒。取生姜10g、紫苏叶30g,用水煎服趁热喝。

2、温中止呕,用于胃寒呕吐、玩腹冷痛。取生姜15~30g煨熟,拍碎,切成丝,加适量红糖,开水冲泡,温浸10分钟,即可饮用。若有晕船车者,可取生姜一片,口腔含服或贴在肚脐有止呕效果。

3、解鱼蟹毒,平时烹制海鲜时,常加生姜调配。

注意事项:生姜较温,平时阴虚内热体质的人不宜使用。

二、山药

又叫淮山,它味甘性平,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的作用。用于脾虚、肺虚及肾虚之证,如泄泻、久咳、尿频、遗精、带下,消渴。

小孩子脾胃虚弱,老是没胃口吃饭,而且还时不时腹泻,平时多让他吃点山药就最好不过了。山药对老人家肺气虚引起的慢性咳嗽、气促,肾气虚引起的腰酸腿软、夜尿较频等都有一定的作用。山药的特点是药性平和,可作为食品长期食用(煲汤、煮粥,味道都很不错)。

对于病后身体虚弱,需长期营养调补的人来说,山药更是“质优价廉”的补品。即使是平时“虚不受补”的人,进食山药也不会出现“热气”的情况。

三、薏米

又叫薏仁米、苡米、苡仁,它味甘、淡,性微寒,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的作用。

湿气较重地区,可以用它来煮汤,帮助祛湿。要注意的是,薏米虽然有健脾作用,但它毕竟偏凉,所以平时有怕冷的阳虚体质者不宜长期服用。由于薏米属寒,月经期和怀孕期间不能服用。

四、西洋参

又叫花旗参,它甘、微苦,凉。入心、肺、肾经。有生津止渴,益肺养阴,清退虚热的作用。用于津气亏虚,及久嗽、失血而伴咽干口燥者。熬夜后,觉得口干目眩、咽痛咳嗽?一杯西洋参茶就可以让你口舌生津。

注意事项:

1、婴儿、孕妇、胃寒怕冷的人不能服用西洋参;感冒咳嗽、经期不能服用西洋参。

2、服用的同时不能喝浓茶,因茶叶中含有多量的鞣酸,会破坏西洋参中的有效成分,必须在服用西洋参2~3日后才能喝茶,也最好不要喝咖啡,咖啡对西洋参的效果也有一定影响。

3、不能和白萝卜一起服用。两种食物是相克的,容易起过敏反应甚至中毒。

4、西洋参是全天候滋补品,夏天服用能有缓解身体乏力、上火、燥热等症状

建议:搭配枸杞一起泡茶饮用。

五、阿胶

味甘,性平,入肺、肝、肾经。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的作用。

阿胶对各种出血,尤其是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有良好的止血作用。阿胶性黏腻,脾胃虚弱的人服用后,可能会有消化不良的感觉。

六、陈皮

味辛、苦,性温,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胃气滞引起的胃痛、嗳气、恶心、呕吐等。老是咳嗽,痰液稀白稀白的,用陈皮泡水喝也是很有化痰止咳作用的。

七、菊花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

主治:

1.风热表征

2.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3.目赤昏花

4.热毒疮肿。

热伤风、肝火盛引起了头晕头痛、目赤肿痛,可泡杯菊花茶缓解。

八、金银花

味甘,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功效。

金银花和菊花性味有点相似,但它有更好的解毒作用。咽喉肿痛、热毒泻痢用金银花煎水代茶喝,不消一日,症状就会有很大的改善。

盛夏,孩子一身的热痱很是可怜,用金银花煎成浓浓的药水,在那些长痱子的地方反复擦洗,一天之后,你就可以看到痱子沉了下去。除了痱子,对其他的痈、疮、疖肿等,金银花水一样有效。

注意:经常口腔溃疡、嘴巴起泡的火热体质患者可常服用,而痛经患者、消化功能较差的虚寒体质患者应尽量避免进食。

九、山楂

山楂性味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具有开胃消食、化滞消积、活血散瘀、化痰行气消的功效,有助消化油腻肉食积滞,而且善于化浊降脂,在治疗高脂血症中常用。日常生活中还可入茶饮、入粥,用于养生保健。

注意事项:山楂虽好,但因富含有机酸,肠胃功能虚弱者、患牙病者不宜食用。一些山楂制品中含有大量的糖分,不宜多食。另外,山楂具有行气散瘀功效,有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生效剂量因人而异,因此孕妇慎用。

十、枸杞子

枸杞子甘,平。归肝、肾经。是中性的中药,没有什么禁忌的,可以有滋肾润肺、补肝明目的作用。

防病保健:老人夜间口干症;若家中老人有夜间口干症,可取枸杞子30克,用清水洗净,于睡前嚼服,一般10天后即可见效。

▍版权声明:

○原创

猜你喜欢

?医案丨“格林巴利综合征”小小感冒竟引发下肢瘫痪!

?世界杯综合征?医生,我觉得我还能再抢救一下

?三伏天即将来袭,有一件事你必须知道

长按







































白癜风是否传染
河北哪里治白癫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ygeiv.com/ftby/746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