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防出生缺陷从婚前、孕期开始,做好一级预防(孕前防患未然) (一)婚前保健基本信息 1.准备结婚的男女在婚姻登记前,应接受婚前保健,包括婚前医学检查、婚前卫生指导以及婚前卫生咨询。 2.婚前保健可以发现影响婚育的疾病,并获得婚育指导。 (二)孕前保健基本信息 1.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龄是24~29岁。 2.准医院接受孕前咨询和医学检查,患有慢性病、传染性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夫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怀孕。 3.准备怀孕的妇女从孕前3个月开始,应每天补充0.4-0.8毫克叶酸,一直坚持到孕后3个月,以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4.夫妇双方从准备怀孕前3~6个月开始要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5.准备怀孕的妇女必要时接种风疹、乙肝、流感等疫苗,以预防孕期病毒感染。 6.准备怀孕的妇女应接受口腔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口腔疾病,预防孕期可能出现或加重的口腔问题。 二、建立母子保健手册,做好二级预防(出生前适时监控) (一)孕产期保健基本信息 1.有正常性生活、月经规律的妇女,月经过期7~10天或以上,应及时去医疗保健机构检查,确认是否怀孕。 2.怀孕早期的妇女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异常等消化系统症状,属于早孕反应。 3.孕妇应戒烟、禁酒,并远离吸烟环境;避免密切接触宠物;避免接触汞、苯、放射线、铅、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 4.孕早期出现腹痛、阴道出血时要立即就医,警惕异位妊娠及流产。 5.孕妇在整个孕期应至少接受5次产前检查,监测孕妇和胎儿健康状况。首次检查应在孕早期进行。 6.孕期及早进行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以预防疾病母婴传播。 7.孕妇应定期监测血压,血压在/90mmHg及以上时应及时就医。 8.孕期应及时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重点包括神经管畸形、唐氏综合征等。 9.孕妇患病应主动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自行用药。 10.孕妇应保持体重适宜增长,应根据孕前或孕早期体重指数(BMI)进行管理,整个孕期体重增长宜在12.5公斤左右。 11.孕妇要合理营养,适当增加牛奶、鱼、禽、蛋、瘦肉、海产品的摄入量。孕晚期宜少食多餐。 12.孕妇容易出现钙缺乏和铁缺乏,应常吃富含钙、铁的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铁剂和维生素C。 13.大部分孕妇从孕20周左右自觉胎动。28周后胎动≥10次/2小时,应每天计数胎动,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情况。 14.孕妇在孕晚期易发生下肢水肿,一般经休息可缓解。如水肿程度严重或休息后不能缓解,应及时就医。 15.孕妇如出现生殖道感染症状,如分泌物异常、外阴不适,应及时就医。 16.孕妇应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疾病,坚持正确刷牙、饭后漱口。 17.孕期应避免搬运重物或做激烈活动,以避免流产或早产。 18.孕妇一旦出现头晕、头疼、视物不清、心慌、气短、腹痛、阴道出血和流水、胎动异常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19.怀孕满37周的孕妇,如出现阴道排出血性分泌物多提示即将临产,如出现规律性的腹痛或阴道流水,医院分娩。 (二)孕产期保健基本信息--促进自然分娩,学会母乳喂养(做合格妈妈) 20.阴道分娩是自然的生理过程,对母婴损伤最小,应避免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 21.住院分娩是母婴安全最好的保证,所有孕产妇都应住院分娩。 22.产妇分娩后应尽早下床活动,适宜活动和锻炼,促进产后康复。 23.产妇应每天清洗外阴,保持个人卫生。若恶露异味、颜色污浊、带有块状物,应及时就医。 24.产妇饮食应少食多餐,多食用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 25.学会母乳喂养技巧。做好乳房护理,出现乳汁不足或淤积、乳头皲裂等问题应及时处理,必要时就医。 26.由于产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部分产妇会出现短暂的产后情绪不良,家庭成员应关心、体贴产妇,必要时及时就医。 27.产后6~8周、恶露干净,生殖系统已经恢复正常后可恢复性生活,但同时应注意避孕。 28.产妇在出院后1周内和产后28天可各享受1次免费产后访视。产后42医院进行健康检查。 29.提倡持续母乳喂养,婴儿不满1周岁的女职工在工作时间内可享受哺乳假。 三、参加新生儿疾病筛查,做好三级预防(出生后补救措施) 新生儿期保健基本信息 1.新生儿出生时体重一般为克~克,低于克为低体重儿,高于克为巨大儿。身长一般约50厘米。 2.新生儿满月时,体重增加克以上、身长增加2.5厘米以上为正常。 3.新生儿一般出生后2~3天会出现生理性黄疸,7~10天消退。如果黄疸出现过早或逐渐加深,要及时就医。 4.母乳是0~6个月婴儿的最佳食物和饮料,在此期间不需要添加其他食物和水。 5.新生儿出生后应在1小时内尽早实施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6.初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抗病物质,有助于预防新生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7.哺乳时抱新生儿的四个要点为:新生儿的头和身体保持一条直线,身体贴近母亲,鼻尖对着乳头,张大口含接大部分乳晕。 8.母乳喂养应按需哺乳,母乳足时,更应增加喂哺次数。 9.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从出生后数日开始每天应补充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早产儿每天应补充-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正常足月新生儿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 10.要注意给新生儿保暖,体温保持在36℃~37℃,居室定时通风。 11.充足的睡眠有助于促进新生儿生长和发育,新生儿一昼夜的睡眠时间一般为16~20个小时。 12.新生儿有视、听、触等感觉,可通过母婴间皮肤接触、回应性的表情和语言交流以及利用颜色鲜艳、可发声的玩具等对新生儿进行感知觉刺激。 13.新生儿皮肤娇嫩,擦洗时要轻柔,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和干燥,选用柔软的棉质衣物。 14.新生儿如出现体温异常、反应差、哭声弱、拒奶、呼吸急促、腹泻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15.新生儿出生后应接受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等遗传代谢病筛查和听力筛查。 16.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及满月时,可各享受1次免费健康检查和咨询指导。 声明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及(昕薇网),若有侵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文章仅属科普仅供参考,医院检查及听从医生专业的建议!快速预约 ▼ 联系护士客服或拨打- 了解更多详情或预约 目前+人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