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何安然过冬季儿童保健医生讲给您

时间:2021-4-15 16:15:58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qbdf/210306/8720484.html

数九寒冬,我省迎来新一轮的极寒天气,持续低温下如何能让孩子安然过冬,是每个家长最关心的问题。黑龙江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儿童组张可心医生,结合中医未病先防理念,向广大家长提出两点保健建议:

1

防寒

遵循中医育儿的“三暖”原则,即“背暖、肚暖、足暖”,有重点地防寒。

1.背:在中医经络学中,背部有多条阳经循行,为阳气汇聚之地,且肺腧穴位于背部,直通肺腑,如顾护不当感受风寒,会导致身体拘急、颈背不适及呼吸系统疾病。冬日寒风凛冽,尤其要注意颈背部的保暖,外出系好围巾。同时也应合理穿衣,穿的过多捂出汗反而更易着凉,可通过摸头、颈、背部是否出汗来判断穿衣厚度是否合适,如有汗需减衣并及时更换潮湿衣服。

2.腹:中医认为,腹为至阴之处,易感受阴寒之邪,同时又是脾胃的居所,感寒会损伤脾阳,影响脾的运化,导致腹痛、腹泻、厌食等消化系统问题。腹部的防寒既要外防又要内防,外防是要保证肚脐的暖,如不要露脐睡觉。内防是防寒从口入,不吃温度过低的食物,如冻梨、冰棍、冰饮等,有时不经意的一口冷饮就是感冒不愈、甚至肺炎反复发作的元凶,尤其对气虚、阳虚体质儿童更要严格要求。此外,还需注意不要让孩子顶风大声说话,避免呛风。

3.足: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足部分布多个穴位,有三条经络由足发出,上行入胸腹,足部感寒,经络循行经过的地方都会受到影响,引起相应的不适症状,而足的问题却常被家长忽略。足部保暖,一是注意脚,不要光脚直接接触地面,即便是地暖,地面的温度也低于人体体温;二是注意鞋,包括在室外穿的棉鞋和室内穿的拖鞋,对较厚的鞋子及时烘干,防止鞋内水汽凝聚带走热量。

防寒重要,但不可因噎废食,不能因为天气寒冷便把孩子成天圈在室内。户外运动对儿童大有益处,日照可帮助预防儿童营养性佝偻病,冷空气的刺激可提高儿童的抗病能力,在外撒欢可消耗儿童体内多余的热量,避免发生抑郁、焦虑情绪。因此,除非极端天气,健康儿童应坚持每日适量户外活动,正午前后(10点—15点)最为适宜。

2

防燥

冬季气候干燥,儿童易出现皮肤及口唇干裂、流鼻血、口渴、便秘等症状。家长应及时补充水分,外用护肤乳,使用加湿器,多饮温开水,适量补充养阴的蔬、果、蛋、奶等食物,蔬菜汤、鸡蛋羹、百合粥都是不错的菜肴。

冬季小儿推拿对儿童健康保健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家长可在家中为孩子进行简单操作,医院通过小儿推拿医生专业的手法增强孩子免疫力。

一.揉耳后高骨

耳后高骨位于耳后乳突后缘高骨下凹陷处,家长可用拇指或中指端揉30-50次,起到疏风解表、安神除烦的作用。

二.擦肺腧

肺腧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操作时以食、中、无名指三指指面着力,在肺腧穴处上下快速往返移动至局部发热。注意不要用力过度以免擦伤皮肤,操作时可外敷爽身粉作为润滑剂。

黑龙江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儿童亚健康调理门诊,专门针对0-14岁儿童及青少年开展个体化健康评估及亚健康调理,包括儿童体检、喂养指导、婴儿行为神经测定、儿童中医体质辨识等。采用传统中医特色疗法,如小儿推拿、药(足)浴、药囊、药茶、贴敷、耳穴压籽、点刺放血等,干预儿童亚健康状态,如食欲不振、睡眠不安、易感冒、大便不调等,辅助治疗儿童常见病,如感冒、咳嗽、哮喘(恢复期)、腺样体肥大、腹泻、便秘、遗尿、夜啼、抽动症、近视等。其中开展的小儿推拿在治疗小儿肌性斜颈、婴幼儿生长发育落后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ygeiv.com/fthl/104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