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靡全国的宝塔糖,后来为何销声匿

时间:2023-4-10 11:27:03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北京皮肤病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a_4655748.html

一九八二年九月,伴随着所有原料的淘汰,一种半药半糖的“小零食”逐渐在中国失去了踪迹。

上世纪五十——七十年代出生的人,记忆中第一次尝到甜味大多从这种宝塔糖开始。

可这种曾经风靡全国的糖,为何突然消失了呢?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在中国的飞速发展之下,短短几十年便物换星移,很多我们曾经熟悉无比的事物,不知不觉间就消失在了我们的生活中。

比如粮票,比如煤油灯,又比如让人回忆起来就觉得甜蜜的宝塔糖。

作为一种非处方药,宝塔糖在全国被广泛销售,而它的作用也只有一个——杀灭蛔虫。

同它的名字一样,宝塔糖的外形小巧玲珑,酷似一座小塔,因为它的外形以及甜甜的味道深得孩子们的喜爱。

很多孩子平时把它当作零食吃,那便是一毛钱带来的快乐。

而有的孩子甚至不惜假装自己肚子疼让家长给他们买宝塔糖,为的就是那一口甜蜜的味道。

那么,曾经如此火爆的宝塔糖,为什么突然之间消失在了中国,也慢慢消失在了人们的记忆里呢?这一切还得从它的起源说起。

应时而生的宝塔糖

人们常说:“我就是你肚子里的蛔虫,你想什么我都知道。”然而蛔虫这种东西,在上个世纪却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苦难。

刚刚解放的新中国,还是一片百废待新的景象。常年的征战使得民众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需要充足的时间来恢复。

那个年代是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尤其是贫苦的农村。

在那个年代,无论是用水还是用电对于人们而言都是一个难事。

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那时候的农村,大多从河流或水井中取水。

不单单是这些水存在着安全隐患,上到下田劳作的大人们,下至四处跑闹的孩子们,接触到湿润的土壤或是吃到没洗净的水果蔬菜,都容易感染上蛔虫。

于是,在那个年代,很多人肚子里都有蛔虫,虽然这种寄生虫不会要了人的性命,但却会时不时地引起腹痛,以及吸收人体内的营养。

对于身强力壮的大人来说,可能肚子里有这么个东西也没有什么感受,可对于发育中的小孩子就不一样了。

小孩子本来身体抵抗力就差,感染上蛔虫的话营养更加不良,让人非常头疼。

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的孩子都染上了蛔虫,人们苦不堪言,却又对这肚子里的蛔虫束手无策。

于是,研制出驱除蛔虫的药物变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可这对于刚刚解放,科研团队势单力薄的我国而言是件难事。

在当时,我国同苏联向来交好,便通过与苏联的合作,研究出了一种适合我国情况的驱虫药,它就是宝塔糖。

稀缺的蛔蒿

不过,虽然我国成功研制出了属于我们的宝塔糖,可如何批量生产,降低成本却又是一件难事。

当时驱蛔虫药的主要原料叫做蛔蒿,这种植物是北极圈内的特有植物,在我国根本就没有。

而位于我国北边的苏联则是蛔蒿的原产地,所以当时我国生产宝塔糖的蛔蒿都是从苏联进口回来的。

但这样做的话成本就太过高昂了,也很难被本就不富裕的人们所接受。

那,能不能尝试自己栽种蛔蒿呢?

在年,我国从苏联引进了蛔蒿的种子。这批种子仅仅只有20克,被人们小心翼翼地分成了四份,送到了我国的四个地方。

然而最后只有一个地方的种子成功生长了,那就是潍坊。

于是,国家开始在潍坊种植蛔蒿,为了避人耳目,还特意用了一个“一号除虫菊”的名字来代称。

渐渐地,蛔蒿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产量也越来越多。

这使得我国宝塔糖的产量以及质量大幅度提高,宝塔糖的价格也终于便宜了下来,能够被大众所接受了。

不过,一开始民众们对宝塔糖还是持怀疑的态度,这么小小的一颗糖,难道就能解决所有人肚子疼的情况?

后来,经过国家的宣传以及一些人的亲身实验,大家才逐渐相信了宝塔糖的功效,宝塔糖也在中国流行了开来。

一时间,大家纷纷开始了对于宝塔糖的购买,想必吃了糖过后再去上厕所也成了不少人的童年阴影之一。

宝塔糖也和酵母片、山楂丸一起成为了当年儿童们记忆中甜蜜的零食。

宝塔糖的流行,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蛔虫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也因为它甜美的味道而被小朋友们青睐,销量甚好。

宝塔糖的坎坷之路

不过,宝塔糖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在年,我国曾经爆发过一次很大的饥荒,一时间民不聊生,不少人啃树根、扒树皮,城乡中呈现出一幅颓靡的景象。

由于很多人以及饿得不得不吃野菜或是其他东西充饥了,如果有印象的话,其中一样最可怕的东西,叫做“观音土”。

观音土,是一种富含多种矿物质的土,饥荒时期的人们发现,吃观音土会有极强的饱腹感,比吃窝窝头的感觉还要饱。

但是这种土终归不是食物,不能被人体所吸收,也不能被人体排出,更不具备任何营养。

如果吃多了观音土,最后人的肚子会十分肿胀,最终被活活胀死。

在那样的情况下,蛔不蛔虫的还有谁去管?大家只想填饱肚子,不然蛔虫没死,人先没了。

因此,为了粮食的产量,潍坊的蛔蒿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一下子从多亩降到了亩。

而且,蛔蒿是一种金贵的植物,它的保质期相当短暂。

在摘下来后必须在短时间内用专门的器械烘干或是放置于通风口进行风干,而不能用太阳晒干。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60年代的时候,苏联和我国的关系也正以不可避免的趋势走向恶化。

毕竟国与国的关系就是如此,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有的只是永恒的利益。

既然两国都已经捅破窗户纸说明白了,那就没有必要再继续合作下去。

曾经苏联有许多在中国的专家,而随着两国关系破裂也都被苏联全数召回。

当然,研制宝塔糖的专家也不例外,还顺带撤走了所有的机器以及技术,这对于宝塔糖的生产无疑是当头一棒。

没了苏联的设备,蛔蒿的提取和保存变成了一件难事。

因为不知如何提取,装驱蛔糖浆的瓶子是由本地生产的土法瓶子,封口不严密。

且红砂糖从古巴进口,也没有进行提炼,当时的3公斤蛔蒿全部报废。

因为不知如何保存,人们用麻袋把蛔蒿码成垛堆在露天的坝子里,结果烂掉了多公斤。

没有了苏联的技术与设备,再加上当时国内受到的灾害,蛔蒿几乎是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在年潍坊曾遇到过连续40天的雨天,蛔蒿在当时也因为涝灾而绝产,几乎快要从我国消失。

但所幸当时有一位农场主在深井里贮存了三瓶种子,取出来的时候还有两瓶可用。

经历过饥荒,经历过恶劣的自然灾害,蛔蒿也同我国很多人一起,经历了“那十年”。

在“那十年”里,眼看就要成熟的蛔蒿却被反动分子们用镰刀肆意糟蹋,饱受灾害。

所幸,蛔蒿最终也和人们一样挺了过来,最终又成功恢复了种植生产,宝塔糖又再次在市场上火爆。

自立门户,独当一面

很多人以为,离开了苏联的扶持,我国的宝塔糖会走入困境。

在当时也确实如此,由于没有设备与技术的支持,我国在宝塔糖的生产上遇到诸多困难,步履维艰。

但是中国,永远都是一个坚韧不拔的国家。

原子弹、飞机、航天飞船……没有哪一样东西是靠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力量办不到的,宝塔糖也是如此。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成立之前,许多学生都在国外留学,却追求知识、学习技术。

但这些学生中有不少有志之士,听闻我国解放,新中国成立的新闻后,便火速回国,为我国的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伴随着各个人才的回国,我国的科研团队在一点一点地壮大,技术也在不断地完善。

终于,经过专家们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于成功研发出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宝塔糖生产方法,就算没了苏联的技术和设备,也一样可行。

这个研究成果出来后,所有人都为之雀跃。

虽然宝塔糖只是一种小小的驱虫药,远不能和原子弹、导弹等具有杀伤力的武器相比,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受制于人的局面。

同时也鼓舞了大家的士气,让我们相信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力量。

而宝塔糖也作为了一种经验教训,凡事不能倚靠着别的国家,不然就永远会受制于人,过着本人压制的生活。

在这以后,我国也更加注重了科研技术的发展,培养出了更多的专家,让我国的科研团队一点一点更壮大。

就这样,技术与设备解决了,原材料的种植也解决了,宝塔糖终于在中国站稳了脚跟,有了稳定的市场。

一时间,商家们纷纷开始了大批量地生产宝塔糖,市面上的宝塔糖也琳琅满目,各种品牌,各种样式的都有。

但人们对于宝塔糖的需要却没有那么多。

很快,过度生产的宝塔糖出现了滞销的情况,因为这种打虫的药只需要吃一次就好了。

要说把它当成零食当成糖吃,比它便宜比它好吃的糖比比皆是,对比起来宝塔糖的性价比属实不高。

就这样,卖不出去的宝塔糖被大量积压,而产品卖不出去就导致了对于蛔蒿的需求变少。

于是,蛔蒿开始被大量积压,种植面积也不断减少,直到最终停止了种植。

时代不断地发展,我国的科研人员也在年研发出了新的驱除蛔虫的药,比宝塔糖更加方便有效,宝塔糖也就渐渐销声匿迹。

宝塔糖没了,作为原材料的蛔蒿也没了。曾有人不想让它就此在中国灭绝掉,想保存下它的种子,可最后也没能成功。

于是,在年,蛔蒿这种植物在中国绝种了。

大家谁也想不到,在年卫生部和医药局还在大力推广服用的宝塔糖,在短短的两年内,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大家也不禁感到遗憾,蛔蒿作为一种珍贵的植物,其药用价值非常高。

就算宝塔糖被从中国淘汰了,作为原材料的蛔蒿也应该被保存下来,说不定在后面的科研中能让它焕发出新的价值。

但最后大家想要重新种植蛔蒿的时候,它的种子早已全部腐烂了,成为了我国制药史上的一大悲剧。

日渐消失的它们

其实除了宝塔糖之外,很多存在于我们记忆中的东西正在慢慢消失。

从前“四转一响”中的家庭奢侈品——缝纫机,在如今的家庭中已经很难看到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衣服坏了破了,大多会选择买一件新的,而不是以前的“缝缝补补又三年”。

现在的衣服,有的时候破了一点或是少了个扣子,想拿去裁缝铺补补的时候,才发现现在的裁缝铺也是稀缺了。

从前天天守在收音机面前听着广播,放着磁带的日子也早已一去不返。

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的电子设备,不仅能听到声音,还能看到图画,而且音质还比收音机还要好不少。

现在的我们,可能就只能在广场上的阿姨们跳舞的时候能看到有人用磁带放着音乐了。

以前想看电影可以去租售光碟的店子里租光盘,再带回家播放,而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想看什么可以直接在各大平台上搜索。

以前想读什么杂志,人们会去报刊亭购买,那个时候有各种琳琅满目的杂志,什么类型的都有。

现在纸媒已日渐式微,电子媒体成为了主流,报刊亭也在渐渐消失……

有很多东西都在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宝塔糖只是其中的一个。

但我们应该庆幸,我们能够拥有着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因为时代在发展,中国在进步,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美好。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旧事物的更替是永恒的,重要的是该如何面对挑战,迎接新的发展。

-完-

编辑

阿琰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ygeiv.com/fthl/1396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