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查阅大量关于腹痛的文献和PPT以及指南,觉得以下分为最合理全面。分为8大因素,可以尝试对号入座。 本文内容多,需要耐心阅读! (1)粘膜性病变 (2)平滑肌性病变 (3)血管性病变 (4)腹膜病变 (5)腹壁病变 (6)肿瘤病变 (7)腹腔外脏器疾病 (8)神经官能症 以下详细讲解: (一)粘膜性病变: (1)主要为粘膜炎症:食管炎、急性胃肠炎、胆囊炎、胆管炎、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 (2)抗感染、制酸治疗后,腹痛程度很快减轻及持续时间很快缩短。 (二)平滑肌性病变: (1)平滑肌扩张:胃扩张、肠管扩张提示扩张下段有梗阻。腹部平片及腹部CT可发现扩张胃及肠管。查体振水音、气过水声。输尿管阻塞后,输尿管扩张。 ——完全性梗阻:腹痛伴有不排便排气,腹部疼痛经抗感染、解痉、胃肠减压等治疗,腹痛可有一定程度减轻,但不能完全缓解,可能原因:肿瘤、粘连、肠套叠等,需手术治疗。 ——不完全性梗阻:腹部疼痛伴排大便排气,经抗感染、解痉、胃肠减压等治疗,腹痛可缓解,可能原因:炎症、肿瘤、粘连等。如炎症粘连所致不需手术,如肿瘤所致需手术治疗。 (2)平滑肌痉挛:胃肠平滑肌痉挛:功能性,解痉(-2)治疗有效。切记这种情况外科是不能进行手术干预的,虽然患者腹部绞痛厉害,痛苦万分。 (3)平滑肌麻痹:胃肠平滑肌运动减弱或消失引起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胃肠管扩张,病因如腹腔严重感染,重症胰腺炎,以通大便等保守治疗为主。 (三)血管性病变(一种令人头痛的疾病) 动脉性: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肠系膜动脉栓塞及血栓形成、肾、脾梗塞。 静脉性: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血栓及癌栓、腹型紫癜。 主要特点: (1)腹痛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波动性,但一般腹痛不缓解。 (2)有伴随疾病:高血压、房颤、肝病等。 (3)血象升高、血尿淀粉酶轻度升高。 (4)如无腹膜炎,腹部一般无压痛。(又是“症体不符”) (5)经抗感染、制酸、解痉等治疗后3-5天,腹痛不缓解。 (6)腹部增强CT:可发现栓子或血栓,动脉瘤。 (7)动脉栓塞、血栓形成及静脉血栓形成:抗凝(肝素)治疗,腹痛可迅速好转。 (四)腹膜病变: 腹膜炎症:多为继发性。 原发性自发性腹膜炎:肝硬化、腹水。 结核性腹膜炎:腹水、发热、年轻人、血沉快,PPD阳性。 腹膜转移性肿瘤:胃肠肿瘤多见,腹水找到癌细胞 腹膜癌:少见。 (五)腹壁病变:如腹壁肌肉损伤或感染。(这个简单,问病史或者体检就能发现。需要提醒的是,尖锐刀伤,不要以为仅仅肌肉损伤,可能已经导致内脏损伤,不要漏诊) (六)肿瘤性病变: (1)腹部各种脏器都可能发生肿瘤,一般有原发脏器肿瘤的临床表现:肝癌、胃癌、结肠癌等。 (2)伴有体重下降。 (3)腹痛持续存在,一般治疗无效。 (七)腹腔外脏器疾病: ——胸部:心脏: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包炎。(不要机械地以为腹痛就是腹部有问题!) ——肺、胸膜:下肺肺炎、肺脓肿、肺癌、胸膜炎、气胸。(不要机械地以为腹痛就是腹部有问题!) ——全身性:腹型流感、糖尿病、尿毒症、SLE、多种中毒(铅、砷、汞、酒精)。(全身性的疾病也会有腹痛的表现,腹痛是这种疾病的一个临床症状) (八)神经官能症——做了很多检查,各重要脏器无器质性病变。 肠易激综合征:排除器质性疾病。 科普内容均属原创,在本人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如有书写纰漏,欢迎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