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本市仍气温较高,雨量较多,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盛期,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的风险较高,相关报道也频上热搜。 一位野生菌中毒患者讲述中毒感受,“灯会变人形,手上长各种小人,有鼻子、眼睛,很有立体感,闭上眼睛后还能看到成群的牛羊马......” 奉贤区疾控中心提醒市民朋友:不采摘野生蘑菇,不购买个人采摘售卖的野生蘑菇,不食用没吃过或不认识的蘑菇。蘑菇味道虽鲜美,吃错中毒能要命。 什么是毒蘑菇? 毒蘑菇又称毒蕈,是指大型真菌的子实体,食用后对人或畜禽产生中毒反应的物种。我国有可食用蘑菇多种,有毒类约80余种,其中含剧毒能对人致死的有10多种。仅靠肉眼、形态、气味、颜色等特征无法准确辨别出是否有毒,野生毒蘑菇成分复杂,即便通过烹调、加工或者晒干等方式也不能破坏其毒性,所以很容易误采误食而中毒。 毒蘑菇中毒目前为国内食物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蘑菇中毒临床分型主要为急性肝损害型-最严重、急性肾衰竭型、横纹肌溶解型、胃肠炎型-最常见、神经精神型-类型复杂、溶血型和光敏皮炎型7种类型。 常见可食用蘑菇 如香菇、草菇、金针菇、平菇、猴头菇、茶树菇、杏鲍菇等。 毒蘑菇种类繁多,上海这8种比较多见 (1)肉褐鳞环柄菇(主要造成肝脏损害,病死率高) (2)野生牛肝菌(主要造成腹痛、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3)黄斑蘑菇(主要造成腹痛、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4)大青褶伞(主要造成腹痛、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5)土红鹅膏(主要造成神经精神反应:神经兴奋或抑制症状) (6)小毒蝇鹅膏(主要造成神经精神反应:神经兴奋或抑制症状) (7)毒蝇鹅膏(主要造成神经精神反应:神经兴奋或抑制症状) (8)灰花纹鹅膏(初期造成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毒蘑菇中毒的急救与治疗原则 (1)尽快清除胃肠内毒素 应及时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措施,凡食用毒蘑菇后10小时均应彻底洗胃,洗胃后给予药用炭可吸附残留的毒素。 (2)对各型毒蘑菇中毒采取不同治疗方案 ①胃肠炎型可按一般食物中毒处理; ②神经精神型可采用阿托品治疗; ③溶血型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一般状态差或出现黄疸者,应尽早应用较大量的氢化可的松并同时给予保肝治疗; ④肝肾型中毒可用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该药品可破坏毒素、保护体内含巯基酶的活性。 预防措施 野生蘑菇种类繁多,普通市民难以分辨哪些蘑菇是否有毒,一些民间的鉴别方法如看颜色、看是否生虫、看是否使银器米饭变色等均不可靠。 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采摘、不采购和不食用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万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资料来源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部分图片来源于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提供 报送:沈群(奉贤区卫健委)、奉贤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辑:凌姗珊 ???end??? 往期精彩回顾 停车难,咋解决?奉贤停车难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方案来了→ 社区也能开展“小型手术” 身边的“医靠” 阳光康复站│康复——通往幸福生活之路 晴好余额不足下周冷空气派送降温降雨到货! 多吃大豆好处多 科普时间 上观号作者:上海奉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