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儿进行推拿有很多的好处,如小儿推拿治疗秋季腹泻,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小儿推拿治疗秋季腹泻的相关内容。 1、小儿推拿对秋季腹泻(湿热泻)很有效,多年来临床治疗秋季腹泻的经验,推拿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恶化发展,防止脱水现象发生,一般治疗1-2天发烧、呕吐停止,大便次数明显减少,3天大便可控制在4次以下,4-5天痊愈。 2、小儿推调理秋季腹泻(湿热泻)原则:清热利湿,健脾止泻。 3、小儿推拿穴位:清脾经、清胃经、清大小肠、退六腑、顺揉中脘、顺摩腹、推下七节骨、分推腹阴阳、捏脊、揉龟尾、按揉足三里、推天柱骨,揉脾、胃俞,如果腹泻严重时,配合艾灸肚脐,关元,肾俞,大肠腧,一般配合艾灸,3天一定起效。 4、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腹泻,效果卓着,强调辨证论治,重视手法补泻。对于迁延性腹泻,小儿推拿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每天推拿1次,10次为一个疗程;轻型腹泻,每天推拿1-2次,5天为一个疗程;重型腹泻,应以药物治疗为主,配合推拿治疗,每天2次。 小儿推拿治疗的常见疾病1、小儿腹泻 推拿位置:板门,即手掌面大鱼际平面。 推拿方式:用拇指按揉板门称为揉板门,顺时针、逆时针都可以。从腕横纹推向拇指根称为横纹推向板门,可以止吐。反之,称为板门推向横纹,可以止泻。 功效:可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治疗乳食停滞,食欲不振。主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暧气等。 2、小儿便秘 推拿位置:天枢,即肚脐旁2寸(约一指)的地方,左右各一个。 推拿方式:用食指和中指分别点按在两侧的天枢穴,轻轻的按揉,揉50~次。 功效:可疏导大肠,理气消滞。临床上常用治疗消化系统疾患。主治腹泻、腹胀、腹痛、便秘,消化功能紊乱。 3、腹胀、呕吐 推拿位置:手阴阳,即掌侧腕横纹。又称大横纹。桡侧(拇指侧)为阳池,尺侧(小指侧)为阴池。 推拿方式:两拇指自掌侧腕横纹中央(总筋穴)向两旁分推,称分推大横纹,又称分手阴阳、分阴阳。 功效:可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行滞消食。主治寒热往来,腹胀、腹泻、呕吐、食积、烦躁不安等症状。 4、腹胀、疳积 推拿位置:四横纹,即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推拿方式:小儿四指拼拢,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为推四横纹。用拇指甲掐,为掐四横纹。 功效:可退热除烦,散结行气,和气血。治疗腹胀,疳积、消化不良、不思饮食等症。 5、呕吐、咽痛 推拿位置:天柱骨,即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推拿方式:用拇指或示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或用汤匙蘸水自上向下刮。 功效:可降逆止呕,祛风散寒。主治呕恶,项强,发热,惊风,咽痛等症。 6、痢疾 推拿位置:端正,在中指甲根两侧赤白肉处,桡侧称左端正,尺侧称右端正。 推拿方式:用拇指甲掐或拇指罗纹面揉称掐、揉端正。 功效:掐右端正治呕吐及鼻出血;掐左端正有升提作用,主要用于水泻,痢疾等症。主治鼻出血,惊风,呕吐,泄泻,痢疾等症。 7、腹痛 推拿位置:一窝风,即手腕背侧,腕横纹中央。 推拿方式:用指端揉,称揉一窝风。 功效:揉一窝风能温中行气,止痹痛,利关节。主治一切腹痛,还可伤风感冒,关节痹痛,急慢惊风。 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1、推法 即用指面着力于穴位上,做直线移动的手法。 2、揉法 即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腹按住某一穴位,不离开穴位本身,带动穴位处的皮肤、脂肪、肌肉等揉动,做左右、上下或顺﹑逆时针方向旋转。 3、运法 即用推拿者的左手端平被推拿者的左手(通常以推拿左手为例来讲述),用推拿者的右手拇指指腹,从某一穴位开始,做弧形或环形运动至另一穴位,反复循环操作,最后在终止穴位处停下。 4、分法 即两拇指指腹由选定的穴位向两侧平行分推,比如分推阴阳穴;或用一侧拇指指腹由选定的穴位向单侧平行分推,比如分推阳穴或分推阴穴;或用双手掌面平行向两边分推,比如分推前胸﹑后背,反复操作。 哪里治疗白癜风病宝宝白癜风能治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