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去神经内科。肚子痛?去消化科。脚痛?去骨科。这是日常生活中百姓聊起身体疼痛的常见对话,医院预诊台也常会给你相似的建议,幸运的病人顺利解决了问题,但有一部分病人做了一大堆检查、吃了一大把药、医生都混成朋友了,身上的疼痛依然如噩梦般挥之不去。亲爱的朋友们,也许你们忽略了一个大问题——抑郁症。随着科普工作的推进,人们逐渐认识了这个疾病,但大部分群众对抑郁症的印象仍然是“整天开心不起来、自残自杀”,却不知道抑郁症还会导致躯体的不适,而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疼痛。 为何抑郁症是疼痛患者的一个大问题?为何两者是相爱相杀的关系? 我们先来看一堆多如牛毛但却未能引起重视的数据。 高达65%的抑郁症患者伴有疼痛症状,包括头痛、背痛、胸痛、颈部疼痛、腹痛、四肢/关节痛、全身痛等; 慢性疼痛患者中抑郁症的发病率为52%,主诉疼痛部位越多,抑郁症的发病率越高; 有严重头痛患者有首发抑郁的危险性是其他人群的3.6倍; …… 大量的数据告诉我们,疼痛患者易发展成为抑郁症,因为长期的疼痛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减少了患者日常活动或参加社交活动的意愿,还降低了学习工作能力,打击了患者的自信心,甚至因为疼痛导致睡眠问题的产生,长此以往便易形成抑郁症,但大部分疼痛患者的精神问题容易被患者本身或医生所忽略(当然,很多病人即使意识到了,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有精神上的问题)。 而抑郁症患者常常伴有躯体疼痛症状,且以疼痛不适为主诉就诊于非精神科导致延误治疗。无论是慢性疼痛发展为抑郁症,还是抑郁症伴发疼痛,都会降低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对治疗、甚至对生活的信心,形成恶性循环,最终演变为自伤自杀的悲剧。可见疼痛与抑郁之间常常如影随形,但却只会为对方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相互加剧病情,故谓之曰相爱相杀。 疼痛与抑郁之间是如何产生关联的? 上文已经提到过疼痛导致抑郁症的发展过程,那原发的抑郁症为什么也会导致躯体的疼痛不适呢?我们来个形象生动一点的解释,神经就像一根一根独立的线,要完成工作就需要特殊的转换器将每根独立的线连接起来,但当这些转换器损毁时,连接大脑的神经不能正常工作可导致抑郁症,而连接脊髓的神经则可引起疼痛,这种转换器医学上称之为神经递质,说的更具体便是5-羟色胺(5-HT)及去甲肾上腺素(NE)。在这里说明这个是为了告诉各位有躯体疼痛的患者,到精神科就诊并不意味着是心理问题或者神经病,抑郁症只是像免疫力降低引起的感冒一样,机体内某些零件工作异常引起的,好好修理修理就能正常运行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应该怎么修理呢? 首先说说抑郁症伴发疼痛症状,核心要改善抑郁情绪,首要治疗就是抗抑郁药,抗抑郁药可以通过抑制突出前膜对5-HT和NE的再摄取,增加突出间隙的浓度,能够很好的缓解抑郁情绪,而且通过下行调节系统可减轻疼痛症状。至于慢性疼痛患者伴发抑郁症,则应并驾齐驱--查找疼痛病因、减轻疼痛症状的同时合并抗抑郁药治疗。 对于无法判断源头是疼痛还是抑郁的患者来说,首先缓解抑郁情绪、增强对治疗的信心,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爱相杀”的疼痛与抑郁是临床常见问题,医生和病人的重视可有助于早期识别,早期诊断,从而早期干预,及时拯救病人于水火。最后,愿每一位疼痛、抑郁患者心中都能常驻一片APEC蓝。 专家介绍 骆艳丽,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 临床特色:擅长结合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为抑郁障碍、焦虑障碍、躯体症状障碍及睡眠障碍等患者提供优化诊疗方案。 学术职务:中国女医师协会心身医学与临床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科普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科分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疼痛学专科分会委员会委员等。 作者介绍 梁韵淋,医院心理医学科骆艳丽主任硕士研究生,现就读于同济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热衷于精神医学科普,曾获年上海医学会疼痛医学学术年会优秀科普论文大赛三等奖,创作文章刊登于《新民晚报》、《文汇报》、《医院院报》等。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