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足三里的作用的你知道吗

时间:2017-12-11 14:53:30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点下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音频

◆◆◆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为历代医家所推崇的养生保健要穴。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赖之充养,是生命的根本。所以,调补脾胃的重要穴位足三里可以补益气血,扶正培元,达到保健防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艾灸对人体机能的调整具有整体性,通过艾灸“足三里”,促进气血运行,起到温中散寒、化瘀消肿的作用,并能健脾补胃,增强正气,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发挥其防病强身、延年益寿的作用。

 一、足三里的定位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侧,当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如何找“足三里”呢?有两种简便的取穴方法:

  其一,正坐在椅子上,屈膝,脚掌放平,自然平铺地面,用本人之手虎口围住膝盖,食指放于膝下胫骨前缘,四指并扰,当中指尖着处即是该穴。

  其二,伸足取之,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拇指沿胫骨外侧缘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拇指尖处即为该穴。

艾灸足三里能治疗什么疾病呢?艾灸足三里有什么作用?在《针灸神书》里这样写道:“治胃中寒,心腹胀满,胃气不足,闻食臭肠鸣,腹痛食不化,此穴诸病皆治,及疗食气水气,蛊毒痃癖,四肢肿满,膝酸痛,目不明,五劳七伤,胸中瘀血,乳痈。”

中医认为,人体中的足三里是一个滋补强壮穴位。针灸该穴位,可治疗胃痛、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对治疗高血压、贫血、虚弱、下肢瘫痪、膝关节疾病等有作用。

艾灸养生,对于30岁以上的人尤为重要。王焘在《外台密要》中说“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阳气逐渐衰弱,所以三里下气也。”就是说,30岁以上的人阳气逐渐衰弱,灸足三里穴可补气壮阳,不然会出现气短、两眼昏花等现象。常年坚持,必获殊益。

女性艾灸足三里面色红润,常保年轻。男人艾灸足三里,筋骨强壮,精力充沛。老人艾灸足三里,不爱生病,健康长寿

灸足三里,得长寿的养生秘决,一直是为古今医学大家和养生大家所珍视。

灸“足三里”的意义

1、可以养生保健: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强壮神经,预防衰老,对结核病、伤风感冒、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风心病、肺心病、脑溢血后遗症及其它病症都有防治作用。三里之灸能却病延年,所以古来把三里灸叫做长寿灸。

2、防治肠胃病:足三里是胃经的穴位,主消化系病。有“肚腹收于三里”之说。对于腹部疾病,如胃肠虚弱、功能低下、食欲不振、羸瘦、腹膜炎、肠雷鸣、腹泄、便秘、消化吸收不良、肝脏疾患、胃痉挛、急慢性胃炎、口腔及消化道溃疡、急慢性肠炎、胰腺炎、腹水膨胀、肠梗阻、痢疾、胃下垂等灸足三里穴相当有效。但胃酸过多空腹烧心者,不宜灸足三里,灸其邻近处阳陵泉有良效。

3、有健步作用:能加强下肢体力,防治四肢肿满、倦怠、股膝酸痛,软弱无力诸症。对胫腓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风湿痹痛、末稍神经炎等

4、有补益肾气的作用:对耳鸣、眩晕、腰痛、尿频、遗尿、小便不通、遗精、阳痿、早泄、哮喘等有效。

头痛、失眠、贫血、神经衰弱、乳痛、气臌、半身不遂等均可灸足三里。

其它各种慢性病:如眼疾、视力减退、鼻病、耳病、过敏性疾病都可取用此穴。灸“足三里”穴的方法

艾灸神器可以自己操作,不需要别人帮忙,灵活方便。

:恭喜您选择订阅柔嘉企业,这里是养生知识学习平台,是所有美业及







































中科让您告别白癜风秀健康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ygeiv.com/fthl/62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