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中医治疗下

时间:2018-4-13 16:30:02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分证论治

·寒邪内阻

症状:腹痛急起,剧烈拘急,得温痛减,遇寒尤甚,恶寒身蜷,手足不温,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自可,苔薄白,脉沉紧。

.治法:温里散寒,理气止痛。.

方药: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方中高良姜、干姜、紫苏温中散寒,乌药、香附、陈皮理气止痛。若腹中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为寒气上逆者,用附于粳米汤温中降逆;若腹中冷痛,周身疼痛,内外皆寒者,用乌头桂枝汤温里散寒;若少腹拘急冷痛,寒滞肝脉者,用暖肝煎暖肝散寒;若腹痛拘急,大便不通,寒实积聚者,用大黄附子汤以泻寒积;若脐中痛不可忍,喜温喜按者,为肾阳不足,寒邪内侵,用通脉四逆汤温通肾阳。

·湿热积滞

症状:腹部胀痛,痞满拒按,得热痛增,遇冷则减,胸闷不舒,烦渴喜冷饮,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身热自汗,小便短赤,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通腑泄热,行气导滞。

方药:大承气汤。

方中大黄苦寒泄热,攻下燥屎;芒硝咸寒润燥,软坚散结;厚朴、枳实破气导滞,消痞除满,四味相合,有峻下热结之功。本方适宜热结肠中,或热偏盛者。若燥结不甚,大便溏滞不爽,苔黄腻,湿象较显者,可去芒硝,加栀子、黄芩、黄柏苦寒清热燥湿;若少阳阳明合病,两胁胀痛,大便秘结者,可用大柴胡汤;若兼食积者,可加莱菔子、山楂以消食导滞;病程迁延者,可加桃仁、赤芍以活血化瘀。

·饮食停滞

症状:脘腹胀痛,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痛而欲泻,泻后痛减,粪便奇臭,或大便秘结,舌苔厚腻,脉滑。多有伤食史。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枳实导滞丸。

方中大黄、枳实、神曲消食导滞,黄芩、黄连、泽泻清热化湿,白术、茯苓健脾和胃。尚可加木香、莱菔子、槟榔以助消食理气之力。若食滞较轻,脘腹胀闷者,可用保和丸消食化滞。若食积较重,也可用枳实导滞丸合保和丸化裁。

·气机郁滞

症状:脘腹疼痛,胀满不舒,痛引两胁,时聚时散,攻窜不定,得嗳气矢气则舒,遇忧思恼怒则剧,: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

方中柴胡、枳壳、香附、陈皮疏肝理气,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川芎行气活血。若气滞较重,胁肋胀痛者,加川栋子、郁金以助疏肝理气止痛之功;若痛引少腹睾丸者,加橘核、川栋子以理气散结止痛;若腹痛肠鸣,气滞腹泻者,可用痛泻要方以疏肝调脾,理气止痛;若少腹绞痛,阴囊寒疝者,可用天台乌药散以暖肝温经,理气止痛;肠胃气滞,腹胀肠鸣较著,矢气即减者,可甩四逆散合五磨饮子疏肝理气降气,调中止痛。

·瘀血阻滞

症状:腹痛如锥如刺,痛势较剧,腹内或有结块,痛处固定而拒按,经久不愈,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

方中当归、川芎、赤芍等养血活血,蒲黄、五灵脂、没药、延胡索化瘀止痛,小茴、肉桂、干姜温经止痛。若瘀热互结者,可去肉桂、干姜,加丹参、赤芍、丹皮等化瘀清热;若腹痛气滞明显者,加香附、柴胡以行气解郁;若腹部术后作痛,可加泽兰、红花、三棱、莪术,并合用四逆散以增破气化瘀之力;若跌仆损伤作痛,可加丹参、王不留行,或吞服三七粉、云南白药以活血化瘀;若少腹胀满刺痛,大便色黑,属下焦蓄血者,可用桃核承气汤活血化瘀,通腑泄热。

·中虚脏寒

症状: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时喜按,喜热恶冷,得温则舒,饥饿劳累后加重,得食或休息后减轻,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形寒肢冷,胃纳不佳,大便溏薄,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方药:小建中汤。.

方中桂枝、饴糖、生姜、大枣温中补虚,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尚可加黄芪、茯苓、人参、白术等助益气健脾之力,加吴茱萸、千姜、川椒、乌药等助散寒理气之功;若产后或失血后,证见血虚者,可加当归养血止痛;食少,饭后腹胀者,可加谷麦芽、鸡内金健胃消食;大便溏薄者,可加芡实、山药健脾止泻;若寒偏重,·症见形寒肢冷,肠鸣便稀,手足不温者,则用附子理中汤温中散寒止痛;腰酸膝软,夜尿增多者,加补骨脂、肉桂温补肾阳;若腹中大寒痛,呕吐肢冷者可用大建中汤温中散寒。

腹痛的转归及预后决定于其所属疾病的性质和患者的体质。一般来说体质好,病程短,正气尚足者预后良好;体质较差,病程较长,正气不足者预后较差;身体日渐消瘦,正气日衰者难治。若腹痛急暴,伴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者为虚脱之象,如不及时抢救则危殆立至。

腹痛预防与调摄的大要是节饮食,适寒温,调情志。寒痛者要注意保温,虚痛者宜进食易消化食物,热痛者忌食肥甘厚味和醇酒辛辣,食积者注意节制饮食,气滞者要保持心情舒畅。

腹痛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且相互兼杂,互为因果,共同致病,以寒热虚实、在气在血为辨证纲领,以脏腑气机不利、经脉气血阻滞、脏腑经络失养、不通则痛为基本病机。腹痛病位在腹,诊断时应注意与胃痛,尤其是外科腹痛、妇科腹痛等相鉴别。腹痛有大腹、胁腹、少腹、小腹之分,病变涉及脾、大小肠、肝胆、肾、膀胱等多脏腑,并涉及多经脉,在辨证时应综合考虑。腹痛的治疗以“通”为大法,进行辨证论治。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滞者通之,瘀者散之,不得认为“通”即是单纯攻下。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溜,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其后。”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寿世保元·腹痛》:“治之皆当辨其寒热虚实,随其所得之证施治。若外邪者散之,内积者逐之,寒者温之,热者清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泄则调之,闭则通之,血则消之,气则顺之,虫则迫之,积则消之,加以健理脾胃,调养气血,斯治之要也。”

《景岳全书·心腹痛》:“痛有虚实,凡三焦痛证,惟食滞、寒滞、气滞者最多,其有因虫,因火,因痰,因血者,皆能作痛。大都暴痛者,多有前三证;渐痛者,多由后四证。……可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久痛者多虚,暴痛者多实;得食稍可者为虚,胀满畏食者为实;痛徐而缓,莫得共处者多虚,痛剧而坚,一定不移者为实。”

·急性胰腺炎的研究

通过多年的研究,不少学者采用疏肝利胆、清热通腑法治疗急性胰腺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焦氏等经17年研究,单用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适应症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的某些并发症,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早期一般情况较好,血压稳定,腹腔渗液不多者。治疗方法是人院后不用胃肠减压,不严格禁食,尽快给病人月艮单味大黄汤lOOml,每1-2小时服1次,每日5—8次,直至腹痛等症状显著减轻后逐渐减量。一天内所用大黄的最大量为ml,合g,如有呕吐则吐多少补多少,严重者则加用大黄汤灌肠,或用针灸等止吐。病情重或伴有并发症时则加用抗生素,体征消失后采用精黄片,每次3片,每日1-2次,保持每天有1-2次大便,作巩固治疗直至出院。结果单味大黄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例全部有效,其中显效率达87.54%。中西医结合重用大黄治疗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25例,有效19例。在有效的水肿型病例中,平均2天内尿淀粉酶恢复正常,3.5天内腹痛消失,4.5天内发热消退,白细胞增高者平均4天内恢复正常,43例黄疽平均5.6天内黄疸消退,92例胆石症胆囊炎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随着急性胰腺炎的治愈胆囊炎也获治愈。单味大黄与复方西药随机对比.,其结果在腹痛消失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方面均较西药组明显缩短(P均0.05)[中医杂志;35(3):)。裴氏用大柴胡汤加减,基本方用柴胡、黄芩、半夏、枳壳、白芍、苏梗、生大黄、玄明粉等,并配合针刺足三里、阳陵泉、内关,强刺激留针30分钟,治疗急性胰腺炎例,其中6例出血型加用西药,结果水肿型例全部治愈,出血型6例中痊愈3例,死亡3例[浙江中医杂志;23(6):儿茅氏以柴胡、枳实、黄芩、赤白芍、丹参、香附、郁金、生大黄、蒲公英组成的胰胆合剂,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例,结果痊愈例,好转10例,体温平均3—5天降至正常,腹痛及压痛5-7天消失,症状体征1周内基本消失,血淀粉酶3天降至正常。血象、肝功能1周后基本恢复正常(j匕京中医;(6):33)

·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周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经验是脾阴虚损,补脾益阴忌用温燥;虚实夹杂,理中清肠寒热并用;肝脾不和,抑肝扶脾兼调情志。认为脾阴虚的表现为:大便溏泻,进食生冷油腻加重,不思饮食,食后腹胀,口干唇燥,形体消瘦,五心烦热,舌红而干或有裂纹,苔少或光剥,脉细。治宜补脾阴,健脾运,禁用香燥温药。常用药有太子参、山药、白扁豆、石斛、炒白芍、炙鸡内金、生麦芽等[新中医;29(8):6)。

俞氏等对自拟健脾疏肝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进行了临床和实验研究。健脾疏肝汤药物组成为:黄芪、薏苡仁各20g,白术、党参、茯苓各20g,当归、生地、赤芍各12g,郁金15g,川栋子、木香各log。腹痛甚加延胡索20g,白芍30g;粘液便加儿茶、煨诃子各15g;便秘加火麻仁、草决明各20g。每日1剂,20日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安定和普鲁本辛,其中便秘者给予果导片,腹泻者给予鞣酸蛋白。结果治疗组46例经1个疗程治疗,显效16例,好转18例,无效12例,继续治疗2个疗程后好转9例,总有效率达93.5%。对照组30例,经2个疗程治疗后显效8例,好转14例,无效8例。两组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表明,健脾疏肝汤对胃肠功能有良好的职向调节作用,即能降低小鼠小肠碳末推进百分率,;抑制肌注新斯的明的小鼠胃肠推进运动的加快,也能抑制离体小肠的自发活动,对乙酰胆碱、氯化钡所致的肠管收缩有明显的拮抗作用,且可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从而使失常的肠管运动机能趋向正常[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5(1):10]。

李氏等用中药灌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2例,并与用西药保留灌肠的对照组49例作了对比观察。治疗组中若以腹胀、便秘为主要症状,用工号方:干漆炭2g,马钱子2g,郁金4G,;炒枳壳12g,酒大黄3g,白及粉12g,青黛6g,元明粉2G。上方共研细末,每次5g,加在lOOml生理盐水中备用。若以腹痛、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为主要症状,用Ⅱ号方:金银花24g,马尾连18g,黄柏18g,秦皮15g,炒肉豆蔻15g,陈皮9g,防风6—9g,白芍18-30g,当归9-12g,甘草9-12g,小蓟12g,每剂煎成lOOml备用。对照组以硫糖铝糊剂、硫糖铝合锡类散、羟乙唑糊剂行保留灌肠。两组均于每日睡前排便后行保留灌肠,14-20次为l疗程,停3天后续第2疗程治疗。治疗结果:治疗组52例,经1个疗程治疗,显效27例,好转22例,无效3例;其中好转的22例,于继续治疗第2个疗程后显效12例,余10例仍为好转。治疗组显效率75,0%,对照组36.7%。两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方中所用干漆、马钱子剂量较小,在治疗期间未发现有明显副作用[中医杂志;34(1):39]。

长按







































北京白殿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得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ygeiv.com/fthl/676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