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病史 患者男,13岁。 因「反复腹痛2年余,再发并加重1天」入院。 患者2年余前不明原因出现腹痛,以右中下腹部疼痛为主,呈间歇性胀痛,无恶心、呕吐,无反酸、嗳气,无畏寒、发热,无解黑便史。曾多次在外院及我院门诊诊治,诊断考虑肠梗阻或急性阑尾炎,予以抗感染、护胃对症治疗,腹痛均可缓解。 1天前始无明显诱因腹痛再次出现,疼痛以脐上及右下腹部为主,呈持续性绞痛,无放射,伴有恶心、无呕吐,无畏寒、发热。 门诊拟「腹痛查因: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收入院。既往体健,食欲差,平时不吃肉类,昨肛门有排气,未排便。 体格检查: 贫血貌,口唇及双手指、双足对称性出现墨黑色斑点,下唇斑点部分融合。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肌软,脐上及右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 腹部未触及明显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痛,肠鸣音5至7次/分,无金属音。 辅助资料: 1)门诊腹平片提示肠梗阻可疑 腹部平片 2)血常规示:HGB:95g/L,N:76%.生化、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CRP正常。 3)腹部CT提示:肠梗阻,回肠套叠? 入院诊断: 腹痛待查,肠梗阻?肠套叠? 治疗经过因无腹膜炎体征,入院后予抗感染、护胃对症治疗,予-2、间苯三酚、曲马多针疼痛无明显缓解,且持续性发作。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急诊手术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所见:于距屈氏韧带约60cm空肠可见空肠及其系膜套进远端肠管约2米,近端肠套叠肠系膜局部缺血,松解后肠管及肠系膜血运恢复良好,近端肠管肠壁增厚。 肠套叠始端肠管狭窄,并形成明显皱褶,于肠套叠始端肠管可见三个大小不一息肉,大者约4.0cm×3.0cm,有蒂,于屈氏韧带空肠始端至肠套叠始端可见7个大小不一息肉,大者约2.5cm×2.0cm,有蒂,回肠及结肠未触及明显包块。 手术方式:剖腹探查,肠套叠松解复位+空肠多发肿物切除+部分空肠切除,肠吻合术。 点击图片观看术中视频 病理报告:肠粘膜可见P-J息肉(多个),周围淋巴结呈反应性增生。 术后诊断: 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 继发性肠套叠。 病例讨论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亦称Peutz-Jeghers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具有遗传倾向的疾病。 该疾病主要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家族中具有不同的外显率(该患者亲生姐姐也具有口唇、手指多发墨黑色斑点,无腹部不适,告知未行胃肠镜检查)。 其息肉可波及整个胃肠道,多见于空肠、回肠,病理主要表现为错构瘤样改变。 口唇及四肢色素沉着 Peutz-Jeghers综合征临床上主要有三大特征: (1)特殊部分的色素沉着,以口唇、口腔粘膜、双上肢、双下肢多见。 (2)胃肠息肉多发,以空肠、回肠多见,胃、结直肠少见。 (3)具有遗传倾向。 患者皮肤色素沉着常终生不退,息肉可出现在胃肠道,可有腹痛、便血、贫血、营养不良等。由于小肠管腔小,肠蠕动幅度大,小肠部位增大的息肉可致肠梗阻及肠套叠,严重致肠坏死。 临床中遇到此类皮肤色素沉着特征表现,并有腹部不适者,可行胃镜、结肠镜、胶囊胃肠镜、钡餐检查。 有急腹症者,腹部CT有助于诊断。P-J综合征的肠息肉可行肠息肉切除术,出现肠套叠或肠梗阻,可行部分肠切除术。 皮肤色素斑一般可不治疗,冷冻、电灼、激光对皮肤色素有效而对唇及口腔粘膜治疗困难。 编辑:刘海洋投稿:liuhaiyang1dxy.cn插图:作者供图题图:站酷海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