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度中秋喜迎国庆“双节”食品安全知识套餐一双节、国庆节 长达八天的“国庆中秋”小长假已经开启,你开不开心,激不激动!美食打卡计划制订好了吗?想到这里,是不是口水都要忍不住要流出来了呢!哈哈哈!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假期饮食,还是安全第一哟!螃蟹,你吃对了吗?浓郁的蟹香,鲜嫩的肉质,鲜美的味道,还有那流油的蟹黄,真的是十分诱人,但是,吃得不对很可能会被螃蟹反“杀”!来,案例说话: 一名酒精性肝病的45岁男性患者,在吃了两只螃蟹后出现小腿红肿。患者开始没有重视,甚至以为是自己无意之间碰撞了小腿。但是,第二日,病情恶化:整条腿都出现了红肿。医院后,患者被确诊为海洋创伤弧菌感染,虽然经过积极抢救,但患者依旧身亡。??? 创伤弧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嗜温、嗜碱、嗜盐型海洋致病菌,与霍乱弧菌、肠炎弧菌同属致病性弧菌。在生活中,它常常寄生在牡蛎、虾蟹、贝壳类生物中。人群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接触并感染创伤弧菌:一是食用了被创伤弧菌感染的产品(尤其是生吃牡蛎等海鲜),二是伤口接触了创伤弧菌。感染创伤弧菌之后,人体不仅有可能出现胃肠炎症状,更可能出现败血症、坏死性筋膜炎、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症状,最终甚至会面临截肢和死亡。第一:有病毒性肝病、酒精性肝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长期使用激素者、器官移植者、HIV感染者、遗传性色素(铁)沉着病者等是创伤弧菌的易感人群。 第二:吃海鲜要煮熟,清洗海鲜要带手套,皮肤有破损不要接触海鲜海水,尤其那些有慢性肝病和各种原因导致免疫抑制状态的患者,一旦出现不适,医院! 第三:螃蟹尽量活着时烹饪食用。螃蟹死后,蟹体很快僵硬和自溶,体内细菌会迅速繁殖、扩散到蟹肉中去。如果食用死蟹,可能引起过敏性食物中毒,造成呕吐、腹痛、腹泻等。 家庭用餐讲究营养健康精挑细选,保证新鲜。要选择新鲜干净食材,尽量不购买、储存易腐变质的食材,避免接触活畜禽,不采不食野生蘑菇,远离野味。在家做饭之前、期间和之后,都要用干净流动的水洗手,厨房用具用后要及时清洗或消毒;处理生食和熟食的用具或盛具要分开。加工食物时,要烧熟煮透。 按量备餐,科学存储。要根据家庭就餐人数确定食材量和制作量,既新鲜美味又保证营养。如果确实吃不完,可生熟分开放入冰箱冷藏室存放,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均衡营养,合理搭配。要注重膳食的合理搭配,日常饮食应食物多样、荤素搭配、谷豆混吃、蛋奶兼顾、果蔬充足,保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素的均衡供给。老、弱、儿童、孕妇或免疫力低下等人群要特别注意饮食安全和膳食营养。 外出就餐亮出“火眼金睛”外出就餐,是很多家庭过节的重要选择之一。建议在外就餐时,注意查看餐厅是否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小餐饮服务许可证,优先选择卫生条件好、信誉度高且实施“明厨亮灶”、“餐饮服务量化等级”高的餐厅。点餐时,应注意食物多样和合理搭配。聚餐时,提倡使用公筷公勺,讲究文明饮食,不大吃大喝。在外出旅游时,不猎奇、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有关部门明令禁止或来历不明的食物(如各种标称“野味”食品、野生蘑菇等),以防发生食物中毒。如果就餐后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疑似与饮食有关的胃肠道症状,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及时救治,避免因延误处理而导致的不良后果。特别是老人、儿童、孕妇和身体虚弱者。最后一点很重要!无论在家吃饭,外出聚餐,还是取自助、点外卖,要树立科学的健康饮食理念,注重膳食均衡,合理搭配菜品,拒绝野味诱惑。按需取食,不超量点餐,从自身做起,从节约一粒粮食做起,“吃多少点多少”,反对铺张浪费、摆阔气、要面子,倡导不浪费、不攀比、不炫耀。争做绿色节约消费的实践者,把“光盘行动”作为,一种行动,一种精神,一种时尚! 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持续进行中文:凤翔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安办 审核:信息中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更多精彩内容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