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会遗传吗如何才能有效预防

时间:2021-7-27 11:06:38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经研究表明,如果某一个家族中发现一个大肠癌患者,那么与他有血缘关系的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发生大肠癌的概率明显升高,大约是普通人群的2-3倍。

那么,大肠癌会遗传吗?

答案是:一部分会研究证明,大约20%结直肠癌患者有家族史,其中约15%为家族聚集性结直肠癌,通常是由于共同的环境和饮食因素引起的;另外5%为遗传性结直肠癌。01大肠癌的家族聚集性大多数的大肠癌本身不是遗传性疾病,但有一定的遗传性,我们叫做家族聚集性,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就是基因的问题,父母有问题,则后代患癌的几率就很大;另一方面则是一家人有着相同的生活习惯,比如爱吃某些不健康食物等。如果家族中有两名或以上的近亲(父母或兄弟姐妹)患大肠癌,则发生大肠癌的风险更高。

尤其是年轻的大肠癌患者,它与遗传因素的相关性更密切,他的直系亲属大肠癌的发生率更高,旁系亲属的风险也相对升高,亲缘关系越近,风险越高,见下图:

大肠癌的遗传性并不是十分明显,如果父母发病,子女不一定%发病。因为大肠癌的发生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即使两个人的遗传背景完全相同,但是如果他们接触的环境不同,那么他们发生大肠癌的概率也不一样。所以,大肠癌患者的子女也并不是%会得大肠癌,只是风险相对高了许多。02遗传性大肠癌这一类大肠癌,是真正意义上的遗传性疾病,约占到所有大肠癌的2-5%。主要包括:林奇综合征(Lynch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黑斑息肉综合征(PJS)幼年性息肉综合征(JPS)锯齿状息肉综合征(SPS)

这些遗传性疾病,如果父母有一方患病,遗传给子女的几率在50%左右。

林奇(Lynch)综合征,是临床最常见的遗传性结直肠癌,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此病具有发病年龄早,多原发大肠癌发生率高、家族成员大肠内外恶性肿瘤发生率高等特征。有60%-80%的患者在60岁以前将发生大肠癌,它占大肠癌总发病率的5%-10%。

再比如FAP,占所有结直肠癌的1-2%,一般好发于青年,15岁~25岁青春期开始出现临床症状,30岁左右最明显,通常症状很轻,不易引起注意,在40岁前几乎%会发生癌变,而且恶变后易转移,术后5年生存率极低。

其他几类遗传性疾病,临床发病率较低,这里不再赘述。

大肠癌该如何预防呢?

实际上大肠癌的成因,不外乎两方面的因素。一个是内在的遗传因素,另一个则是外在的客观因素,比如饮食习惯、运动习惯、不良嗜好等。1、对于有家族史的人,要提前进行筛查,比如家族中有人确诊结肠癌,那么直系亲属要从病人确诊的年龄减去10-15岁,开始肠镜等相关检查;比如小李的父亲是40岁确诊肠癌的,那么小李需要至少在30岁前做肠镜检查(40-10=30),原则上,筛查的时间越早越好;2、对于有遗传性家族史的,比如林奇综合症,家族性息肉病,要从少年时期进行基因筛查,和肠镜检查;3、肠癌的高危因素可以概括为:吃得太好、动的太少!

因此改善饮食习惯、适当运动、戒除不良嗜好、减肥等非常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要少吃高蛋白、高脂肪、腌渍、油炸、烧烤食品;

多吃膳食纤维高的蔬菜水果、全谷物;

适当运动、不久坐、戒烟限酒等。

4、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腺瘤性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疾病与大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5、预防大肠癌最好的手段是及早的肠镜检查

90%的大肠癌都是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一般风险人群在40岁前做一次肠镜,发现息肉就切掉,并定期复查,基本上就能免遭大肠癌的魔掌!

如果已经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带血、大便变形、或者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贫血、不明原因的消瘦等症状时,医院进行肠镜检查,以免延误诊治。

我院已开通“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ygeiv.com/jbzd/115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