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慈禧,在中国几乎是无人不晓。可是,这位权倾一时的“老佛爷”却被“谋杀”,其“凶手”竟是小小的痢疾杆菌。 据清宫有关资料记载,慈禧七十三岁寿宴那天,宫里请了京内最好的厨师,准备了一百多道菜肴。 慈禧特别高兴,先饮了几杯白酒,然后又吃了不少菜。 第二天,慈禧即感腹痛,大便次数明显增加,每天达几十次,并带有脓血。 一周后,她变得骨瘦如柴,医院的医生切脉诊治,但病情仍无好转;又过了一周之后,她昏迷不醒,不久就一睡不起,驾鹤西去。 随着医疗条件的好转、有效治疗药物的使用,像慈禧这样因痢疾而死亡者并不多见,但因饮食不洁而并发痢疾者并不少见。 痢疾 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多见于夏秋季节,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 痢疾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染的,就是说吃下痢疾病人和带菌者粪便污染过的食物可得痢疾。 痢疾病人的大便中含有大量的痢疾杆菌,所以是痢疾的主要传染源。 人吃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食物,是否发病,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少量细菌进入胃内,这时可被胃内的胃酸杀死,少数“漏网分子”进入肠道后,又被肠腔内的正常菌群“消灭”,因此不会发病。 若一次进入的细菌量过多,并且肠道抵抗力下降时,细菌则趁机大量繁殖,同时释放内毒素,临床上就会出现畏寒、发热、全身乏力、血压下降等症。 细菌侵入大肠黏膜,导致肠壁炎症、坏死,所以病人出现大便次数增加,脓血便,严重者还可因感染性休克而死亡。 得了痢疾,应卧床休息,实行消化道隔离。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对于高热、腹痛、失水者给予退热、止痉、口服含盐米汤或给予口服补液盐(ORS)等,呕吐者需静脉补液,每日毫升~毫升。 中医认为,本病是因外感时行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外感疾病,其诊断依据为: 1.本病多夏秋流行,发病前多有不洁饮食史,或有接触疫痢患者史。 2.发病时具有大便次数明显增多而量少,下痢赤白黏冻或脓血、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或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寒、发热等症。 疫毒痢病情严重而病势凶险,以儿童为多见,急骤起病,在腹痛、腹泻尚未出现之时,即有高热神疲,四肢厥冷,面色青灰,呼吸浅表,神昏惊厥,而痢下、呕吐并不一定严重。 3.实验室检查:大便中可见大量红细胞、脓细胞,并有巨噬细胞,大便或病变部位分泌物培养可有痢疾杆菌生长。 儿童在夏秋季节出现高热惊厥等症,而未排大便时,应清洁灌肠,取大便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 本病发作时应注意与泄泻鉴别。 两者都发于夏秋季节,病位在胃肠,皆由外感时邪、内伤饮食而发病,症状都有大便增多,然而两病临床表现有异。 痢疾病位在肠,表现为肠中有滞,即湿热、寒湿、疫毒、饮食壅滞肠中,妨碍传导,凝滞气血,致使脂膜血络受损。 泄泻病位在脾,表现为脾失运化,湿浊内生,清浊不分,混杂而下。 临床表现方面,痢疾大便次数多而粪便少,痢下赤自脓血。 泄泻则泻下为稀薄粪便,颜色黄或白,无赤白脓血;痢疾下痢不爽,里急后重,泄泻则泻下爽利,甚至滑脱不禁;痢疾必有腹痛,伴里急后重,腹痛呈持续性,时轻时重,便后痛减而不停止,而泄泻之腹痛或有或无,多伴有肠鸣腹胀,呈阵发性,泻后痛减。 中医辨证施治,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1.湿热痢:主要表现为腹痛阵阵,痛而拒按,便后腹痛暂缓,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等。 当以清肠化湿,解毒行滞,调气行血为治。 方用芍药汤加减,药取黄芩、黄连、大黄、槟榔、木香、当归、白芍药、银花、穿心莲、荆芥、防风、山楂各10克,马齿苋30克,甘草、肉桂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下同)。 中成药可选用黄连胶囊,或黄柏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复方黄芩片,或止痢宁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龙胆泻肝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 2.疫毒痢:主要表现为发病急骤,腹痛剧烈,里急后重频繁,痢下鲜紫脓血,呕吐频繁,寒战壮热,头痛烦躁,精神极其痿靡,甚至四肢厥冷,神志昏蒙,或神昏不清,惊厥抽搐,瞳仁大小不等,舌质红绛,苔黄腻或燥,脉滑数或微细欲绝。 临床亦可下痢不重而全身症状重者,突然出现高热,神昏谵语,呕吐,喘逆,四肢厥冷,舌红苔干,脉弦数或微细欲绝。 当以清热凉血,解毒清肠为治。 方用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药取白头翁、黄连、黄芩、黄柏、秦皮、当归、白芍药、木香、槟榔、大黄、金银花、丹皮、地榆、穿心莲、水牛角各10克。 高热神昏、烦躁惊厥、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而冷汗出,唇指紫暗,尿少,脉细欲绝,可配合白头翁汤加大黄,煎水中药直肠滴入配合治疗,以增强涤邪祛毒之功。若厥脱、神昏、惊厥同时出现者,则最为险候,必须采用综合性抢救措施,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挽救危急于万一。 3.寒湿痢:主要表现为腹痛拘急,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里急后重,脘胀腹满,头身困重,舌苔白腻,脉濡缓等。 当以温中燥湿,调气和血为治。 方用不换金正气散加减,药取藿香、苍术、厚朴、法夏、陈皮、木香、枳实、桂枝、炮姜、白芍药、当归、荆芥、苏叶、葛根、山楂各10克。 中成药可选用金不换正气散,每次10克,每日3次冲饮;藿香正气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十滴水胶囊,或大蒜素肠溶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口服;双黄消炎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 4.虚寒痢:主要表现为久痢缠绵不已,痢下赤白清稀或白色黏冻,无腥臭,甚则滑脱不禁,腹部隐痛,喜按喜温,肛门坠胀,或虚坐努责,便后更甚,食少神疲,形寒畏冷,四肢不温,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等。 当以温补脾肾,收涩固脱为治。 方用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加减,药取党参、白术、当归、芍药、木香、赤石脂、诃子、罂粟壳、肉豆蔻、附子、破故纸、黄芪各10克,粳米30克,干姜、肉桂各5克。 中成药可选用理中丸合四神丸,每次9克,每日2次口服。 5.休息痢:主要表现为下痢时发时止,日久难愈,常因饮食不当、感受外邪或劳累而诱发。发作时,大便次数增多,便中带有赤白黏冻,腹痛,里急后重,症状一般不及初痢、暴痢程度重。 休止时,常有腹胀食少,倦怠怯冷,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等。 当以温中清肠,调气化滞为治,方用连理汤加减,药取党参、白术、黄连、木香、槟榔、枳实、当归、苍术各10克,干姜、甘草、草果各5克。 中成药可选用四君子丸,或香砂六君子丸,或补中益气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预防痢疾的关键措施是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食不洁瓜果,不吃变质食物和半生不熟的鱼或肉片,做到饥饱有度,不酗酒,以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 切生熟菜的刀具及砧板最好能分开,若无条件者,至少在每次使用前用开水烫一下。 夏秋季节不能贪凉过度,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一旦出现腹痛、腹泻,尤其是伴有发热、脓血便时,医院就诊。 作者:医院胡献国 编辑:春雨 免责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2.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 村医之家哪家医院白癜风能治好北京白癜风去哪治疗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