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年龄在40~50岁的中年女性是高发人群,但很多人不能正确对待和重视,任凭病情发展。临床中很多患者由于胆囊结石久拖,引发严重并发症。胆囊结石随胆汁进入胆管中,会引起胆管梗阻、胆管炎、胰腺炎、肝功损害、胆管癌等各类并发症,增加治疗难度。胆囊结石一旦发现,应积极就医,及早治疗。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饮食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高脂肪、高胆固醇、低纤维等食物比较常见,肥胖又导致一些人长时间禁食、不恰当地减肥,这些因素让胆囊结石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因此说,饮食习惯是影响胆囊结石形成的主要因素,进食精制食物、高胆固醇食物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会增高。 胆囊结石的发病与年龄、性别、生育和种族等因素有关,也受用药史、手术史和其他疾病的影响。 哪些人容易胆囊炎发作? 40岁左右的中年人,由于工作的压力、生活方式的改变,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调节和代谢障碍,影响胆囊的正常收缩和舒张,使胆汁的排泄不通畅。慢慢发胖的中年人,由于脂肪代谢紊乱,更容易刺激胆囊强烈收缩。如果同时有感染、消化不良、结石形成就更容易诱发胆囊炎发作了。 此外,绝经期前的中年妇女,因为内分泌改变的关系,常常影响胆汁的分泌和调节,得胆囊炎的机会也要比同年龄的男子更多一些。 胆囊炎发作时,有哪些症状? 急性胆囊炎发作时,临床症状非常典型和明显,主要表现为急性的肚子痛。 急性胆囊炎常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发病,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部剧烈疼痛,像绞得一样,一阵阵地加重越来越疼,有时还会有右肩或右背的疼痛,而后出现恶心、呕吐、病重时还会发热,部分病情特别重的患者还有皮肤和眼睛发黄(黄疸),以及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慢性胆囊炎表现一般就不太典型了,大多数患者只有在B超检查后才知晓。 其实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胆囊结石问题,一般是单发结石较多,这与患者的饮食结构有很大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