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缓解胸闷,心痛的穴位在临床中有很多,但是比较快捷和方便运用的有以下3个,下面分别给大家介绍。 1、至阳穴 至阳穴归督脉,在第7胸椎节下,平两肩胛骨的下端水平线连线,位于脊柱凹陷的地方。因背为阳,横膈以上为阳中之阳,故名至阳。具有调理气机,缓急止痛之功。 当你感到胸闷,心悸,胸痛或者腹痛时,请人帮忙用大拇指顶压这个穴位,使局部有酸痛的感觉时,疼痛就会缓解,而且对于心绞痛的缓解也很有效。平时可以请人帮助按摩或敲打这个穴位2—3次,起到保健作用。 2、内关穴 内关穴归于手厥阴心包经,通于阴维脉,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因内关穴为主治内脏疾患之要穴,故名内关。具有理气和胃,宁心安神,镇静止痛之功。 这个穴位非常好找,在手腕横纹上两寸,大约三横指的宽度,两个肌腱正中的位置就是此穴。在按压时要稍微用力才能起效。按摩5—10分钟后,很快就能缓解胸闷,心慌的症状。古代医家称其“主心痛腹痛,腹内诸疾”,也是古代医家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摸索出来的穴位,因此古有“胸胁内关应”之说,可见疗效也是很显著的。 3、鸠尾穴 鸠尾穴归属任脉,取穴时在剑突下方,用手顺着胸骨体下缘往下,可以摸到一个小的骨头,在腹中线一横指的地方。因为胸骨剑突形似斑鸠的尾巴,故名鸠尾穴。古人认为鸠尾穴能治“胸中痛不得卧,心痛不可按,面赤,心背相引而痛”;“心中气闷”。 如果感觉胸部憋闷的话,按压此穴或穴位针灸,可以有效缓解憋闷感,而平时经常轻柔按压穴位,每天2—3次,每次3—5分钟,可以起到较好的心脏保健作用。 hi,亲~~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写的还不错,麻烦点一下最下面的小手,给个赞吧!再转发到您的朋友圈,让大家都能看到。小编们感谢您的传播分享! 作者简介 陈黎明:主任医师,就职于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云南中医中药杂志》编辑部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常务委员,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科研临床三十余年,主持或参与完成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研究。 (本文摘自:云南中医官方白癜风的治疗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