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阴脾经的络穴 公孙,公之辈与孙之辈也,言穴内气血物质与脾土之间的关系也。脾经物质五行属土,其父为火,其公为木,其子为金,其孙为水。公孙名意指本穴物质为脾经与冲脉的气血相会后化成了天部的水湿风气。 本穴物质来源于二个方面,一是太白穴传来的天部之气,二是由地部孔隙传来的冲脉高温经水。冲脉的高温地部经水出体表后急速气化与天部的气态物相合,形成了本穴天部中的水湿风气,故名公孙。 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直刺0.6~1.2寸。 公孙穴 侧坐或仰卧位。在足大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第1跖趾关节)内侧,往后用手推有一弓形骨(足弓),在弓形骨后端下缘可触及一凹陷(第1跖骨基底内侧前下方),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胃痛,呕吐,肠鸣,腹痛,泄泻,痢疾,腹胀,食不化;心烦失眠,狂证;逆气里急、气上冲心等。 公孙穴 用大拇指指尖用力掐揉公孙穴~次,每天坚持,可改善腹痛。用艾条温和灸公孙穴5~20分钟,每日一次,可治疗呕吐、水肿、胃痛等。 想治疗疼痛?想成为名医? 找它准没错! 灵枢针灸帮你系统学中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