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ldquo缠绵不愈的阑尾炎rd

时间:2021-8-26 10:53:07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白癜风吃药能好吗 http://m.39.net/pf/a_4793212.html

读大塚敬节的《汉方诊疗三十年》病案:缠绵不愈得阑尾炎。这是作者对一例急症患者的临床处方思辨之路。

01

第一治疗阶段

一例阑尾炎患者使用大黄牡丹汤治疗十日后,体温仍在39℃上下,而且伴有腹痛。

思考:此处作者未曾记录医生给予大黄牡丹汤的辩证施治过程,也未记录患者舌脉以及相关主症。所以我们无法判断此方是否辨证正确。关于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条文四: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之。大黄牡丹汤主之。此条条文中的大黄牡丹汤用于热毒蓄积肠腑,血瘀成痈,未成脓或者脓初成,里实热的患者,大黄牡丹汤可以攻下荡热,逐瘀解毒,排脓消痈。其主症可见右下腹疼痛,拒按,压痛,发热恶寒,自汗出,烦燥欲呕,口渴欲饮,舌质红或绛,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数或者迟紧等。

02

第二治疗阶段

作者询问了解病情后,判断为脓已成,不可攻下,便给予了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结果是使用该方三天后病情继续恶化。

思考:那么在大黄牡丹汤条文中也提到了: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之。因为脓已成,血肉已腐,正气虚弱,应当慎用攻下。那么我们继续顺着作者的思路分析一下所选用的薏苡附子败酱散。薏苡附子败酱散见于《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条文三: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薏苡附子败酱散用于肠痈脓成未溃,热毒未尽,里虚而热不甚的患者;其功效为排脓消痈,振奋阳气,解毒散结;主症可能有腹痛,按之濡软如肿状,身无热,舌淡,脉虚数或弱,沉细无力等。

03

第三治疗阶段

患者目前情况如下:青年男性,身体健壮,稍有黄疸,口干欲润口,舌红且干燥,脉洪大数,当日上午恶寒,从下午起,体温上升至38.0℃以上,无汗。腹诊,皮肤干燥,右下腹略膨隆,回盲部对按压敏感。小便发红、浑浊,排出不通畅,大便不畅。午后手足烦热,欲伸到被子之外。作者给予七贤散与八味肾气丸,结果是服药两天后病情加重。

思考:作者认为有人可能会凭借舌脉和便秘选用大承气汤,或者依据口渴,发热和脉象选用白虎汤之类。《陈庵医话》云“胃中有虚候,口干大渴,有不同于白虎、承气证者。对此证使饮白虎、承气类,口渴不得愈,反而生大害。胃中虚实,为治疗万病的方药之机关,一旦失误,离分生死,医者须明察”,这段话强调了若是虚证,误用白虎汤或承气汤类方,对病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作者从口舌干燥,不欲饮水,只用来润口,手足烦热等,考虑给予七贤散与八味肾气丸。七贤散主治“肠痈溃后,疼痛淋漓不止,或精神减少,食不知味,面色萎黄,自汗,盗汗,睡卧不安”等。

04

第四治疗阶段

患者如上治疗后,全身大汗出,终日不止;出现散在性感觉异常;右脚内侧出现轻微痉挛;脉变弱,幅度变窄。并且前有的恶寒、发热、腹痛、手足烦热、口干等症状依然存在。作者给予四逆汤加上人参茯苓,结果是服药一天,感觉即变得爽快,腹痛减轻,腹满消失,也有了食欲。服上方十天便痊愈出院了。

思考:作者依据《伤寒论》第条: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作者临床处方到了疾病发展的第四阶段,明显出现脉弱,大汗出才给予了茯苓四逆汤回阳益阴。《伤寒论》第69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本条文论述的是汗下后阴阳两虚,以阳虚为主的烦躁的证治。

现在回想下,也许疾病发展的第三阶段中的脉洪大数是一种表象,有可能是虚阳外浮所引起的。这个病案错综复杂,临床上经常会出现一些虚虚实实,真假难辨的现象,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临床思辨能力,来应对复杂多变的疾病。这个医案前两个阶段舌脉以及主症没有仔细记载,这里就不加以讨论,那么,如果作者在第三阶段给予患者茯苓四逆汤治疗的话,疾病能在此阶段向愈吗?

END「往期文章」

五苓散

人参汤

真寒假热--真武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ygeiv.com/bfz/202108/1184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