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疗是通过利用人工或自然界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产生有利的反应,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也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因素通过人体局部直接作用,和对神经、体液的间接作用引起人体反应,从而调整了血液循环,加快了新陈代谢,促进对细胞组织的修复,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免疫功能,消除致病因素,改善病理过程,达到治病目的。 那么接下来,就让小编重点讲解一下中医按摩、针灸、蜡疗、隔物火疚法、中药熏蒸法这几种理疗方法吧! 1.中医按摩 中医按摩的历史悠久,在远古时期,中国就有推拿医疗的活动。当时的人们在劳动中遇到损伤而发生疼痛时,本能地用书法按摩痛处,就会感到疼痛减轻或消失。经过长期实践后,古人认识到了按摩的作用,并成为自觉的医疗活动,以后逐步发展形成了中医的推拿学科。 适应症:扭伤、关节脱位、腰肌劳损 2.针灸疗法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 适应症:寒凝血滞经脉痹阻所致的风寒湿痹(如腰肌劳损、腰腿疼痛、肩周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等)、痛经、经闭、面瘫、腹痛等;风寒外袭之表证(如感冒)等; 3.隔物火疚法 隔物火疚法又称隔物灸,在宋朝便有记载曰:“以火燃遍全身,焰高三尺,后施予药贴,病愈,奔而去....”它不仅运用了灸疗的经络热效应的作用,又综合了燃烧,蒸疗法,即药气由表皮渗透到真皮、骨骼中去....当燃烧后,毛孔张开,药物成份会通过皮肤的呼吸系统进入体内,从而达到局部改善血循环、疏通经络、调理阴阳平衡、扶正祛邪,激活人体各组织细胞的免疫功能,以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适应症:肩周炎、颈椎病、神经衰弱、失眠多梦、四肢麻木、静脉曲张、腰肌劳损、腰酸背痛、跌打损伤、风湿、类风湿等; .蜡疗 蜡疗是以石蜡为主要原料来治病的一种方法。它的热容量高,导热系数小,散热时间长,是传导热疗最好的介质。利用加热的医用蜡疗敷于人体体表或某些穴位上产生刺激作用和温热作用,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从而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促进组织愈合;或起到温通经络,祛湿散寒而到达温中散寒,消肿定痛之功效。 适应症:用于非急性期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关节炎及各种骨关节的软组织损伤,滑膜炎症,肢体僵硬,疼痛拘急挛缩,屈伸不利,肌肉劳损、扭挫伤等。 5.中药熏蒸法 中药熏蒸法是指选择适当的药物、水煎后兑温水,然后进行手足药浴,让药物离子在水的温热作用和机械作用下通过粘膜吸收的皮肤渗透进入到血液循环进而输布到全身脏腑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有祛风散寒、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补肝肾、强筋骨,通过集体免疫力,加速代谢、消除疲劳、减轻压力、促进睡眠、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适应症: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四肢酸痛、麻木、静脉曲张、缓解神经衰弱引起的睡眠、多梦、综合疲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