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编有家人诉肚子隐隐作痛,伴腹胀、嗝气,饭后加重,自觉有一股气在肚子里顶着,大便不通。做了钡餐、胃镜、肠镜等检查,结果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肠息肉,未有其他明显异常”。于是,吃奥美拉唑、莫沙必利等抑制胃酸、促胃肠动力药。吃了一段时间,症状却无明显改善,还是感觉肚子胀痛难受。小编又仔细给查了查体,发现其肚子鼓胀,腹部肌肉紧绷,按压疼痛明显。小编判断可能是腹部肌肉出了问题。于是进行浮针治疗,一次便好了大半,两次后腹痛腹胀几乎感觉不到了,能正常吃饭了,排气了,大便也通畅了。 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无明显诱因出现肚子疼,医院检查一圈又检查不出具体问题来。这可能是腹部出现功能性病变了。何为功能性病变呢?功能性病变是指医疗设备检查未发现器官组织病理性变化,但其功能活动异常而致患者不适的变化。而功能性病变诸多因素中肌肉病变不可忽视。 那么,导致腹肌病变的原因有哪些呢? 第一,环境影响。风寒侵袭,环境改变,饮食生冷,都可能会导致腹肌紧张。中医讲寒性凝滞收引,若侵犯皮肤肌肉,则筋脉拘紧挛急,不通则痛,从而出现腹痛不适。 第二,劳累过度。肌肉长期处于一种疲劳状态,进而形成慢性损伤,影响其舒缩功能。 第三,不良姿势。姿势不当,比如经常弯腰驼背、久坐,人体力量不平衡,久而久之便会出现力学代偿。若背部肌肉松弛,那腹部肌肉就会紧张,反之亦然。就像电线杆两边牵拉的线,如果一边松了,另一边要收紧电线杆才不会倾倒。 第四,心理因素。压力过大、紧张、焦虑等精神因素会引起肌肉收缩紧张,甚至使整个身体处于一种紧绷状态。 所以,避免腹肌病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休息和保暖。这是防止肌肉紧张、保持放松的最直接、简单、有效的方法。 第二,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调整不良姿势,坚持正确锻炼。站如松,坐如钟,避免长期弯腰驼背。最好在一个姿势30分钟后休息一下。可以进行扩胸运动、卷腹运动、仰卧抬腿运动、转体扭腰运动、侧卧举腿运动、搭桥式、飞燕式等锻炼。 第三,调节心理,畅达情志。人体是一个精、气、神和身体的统一体,若精神放松,通过大脑发出指令,整个身体肌肉也会得到放松,正常进行工作。 仰卧核心卷腹运动 仰卧抬腿运动 坐位转体运动 左右交替触摸足跟 侧卧举腿运动 搭桥式 飞燕式 腹痛绵绵无绝期? 或许肌肉出问题! 检查无碍药无效, 浮针可以显神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