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经常腹痛便血需警惕结直肠癌

时间:2021-9-5 13:52:20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近年来,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不仅老年人,年轻人也得癌,我国年均新发结直肠癌病例达13万,并以年均4%增幅不断攀升,40岁以下的年轻人患结直肠癌的比例约占结直肠癌总人数的20%。医院肿瘤科副主任顾艳宏教授介绍,“肠胃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消化器官、食物残渣废物排出器官,人体70%的免疫力、99%的营养吸收以及80%的体内垃圾都依赖肠胃进行工作。”同时,她还提到,肠胃与大脑之间的物质相互交换能影响人的神经传递信号、压力焦虑、情绪和行为等。据了解,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多,医疗资源相对不足,所以筛查技术路线选择上有自己的特色,“问卷调查初步评估人群患病风险,重视粪便检测等无创、经济、便捷的初步筛查技术,提高肠镜检出率,节约医疗资源。”顾艳宏说。常规的肠道问题检测方式有哪些呢?顾艳宏介绍,目前有肠镜、免疫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FIT)、粪便DNA检测三种方式,它们各有优势和不足。“肠镜是最有效的肠癌筛查方式,但是它有一定风险,预约较难,患者体验感较差;粪便DNA检测肠癌更灵敏,但属于非侵入性,效果不如前者;便潜血虽然经济适用但灵敏度较低。”顾艳宏强调,“免疫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FIT)推荐筛查周期为每1年1次,粪便DNA检测建议筛查周期为每1~3年1次,结肠镜检查推荐筛查周期为每5~10年1次高质量结肠镜检查。”怎样预防结直肠癌呢?“大肠癌的发病,从正常黏膜到增生性息肉,到腺瘤,到早期癌,到进展期癌,需要十年的时间。一级预防主要是病因预防,包括改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等;二级预防则是早发现、早治疗、早诊断,患者要注意观察自身粪便是否带血、性状是否改变、不明原因的贫血、消瘦、乏力、食欲减退等;三级预防则是积极地采用传统、靶向、免疫疗法进行治疗。”针对肠道健康筛查问题,顾艳宏说,“它是体检中最容易被忽视遗忘的器官,并且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筛查短期目标在于提高人群筛查率,提高早期结直肠癌及重要癌前病变检出率,提高结肠镜检查质量,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博士后工作站导师国家结直肠肿瘤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作者:杜丽娜董菊何佳芮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ygeiv.com/ftzl/1194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