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做2次胃镜却没查出病因医生反复腹痛腹

时间:2021-9-26 19:43:20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48岁的李先生,半年前因为反复出现腹痛腹胀,到医院做了胃镜和吹气碳检查,因为发现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因此被定为是慢性胃炎。这段时间一直以胃炎和消化不良治疗,只要吃些促进消化的药物,患者就会感觉舒服很多,但是这半年来患者一直在吃药,因为只要患者一停药就会出现明显的胀痛感。

这次来就诊是因为患者不仅出现肚子疼还牵扯到了背部疼痛,而且吃药已经无法缓解症状,胀痛也越来越明显。医院想再做一次胃镜检查,打电话问我是挂什么科合适,当时没有太了解患者的症状但是还是建议可以挂肝胆胰脾外科,先做个检查再确定。当时患者要求想做胃镜,但是值班医生考虑到患者在半年时间已经做过了2次胃镜检查,这次就是第3次了,既然胃镜没有发现病因的根本所在那就没必要再继续做了。而且值班医生在看到患者后还是建议先做个腹部彩超,真是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在患者的胰腺发现了一个大肿瘤。当时看到结果值班医生倒吸了一口凉气,立即让患者办理住院,进行进一步检查,但是当时患者坚决不同意住院,只能在门诊做了一次增强CT和肿瘤标志物检查,最后被确诊为胰腺癌晚期。由于患者的癌肿比较大而且波及到了胃肠等部位,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治疗时间,但是由于胰腺癌晚期引起的疼痛比较剧烈,因此只能通过靶向药物治疗或者化疗等方法来缓解癌肿给患者带来的疼痛。这几天每次查房都会听到癌症晚期患者的呻吟声,但是有时却也无能为力。其实胰腺癌的发病率并不高,但是却也被称为“癌中之王”,因为胰腺癌一旦发病死亡率很高。虽然医学不断进步使得许多癌症的生存率得到了延长,而胰腺癌的生存率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

胰腺癌的症状

胰腺癌在早期并没有明显或典型的症状,因此在早期很难被发现。即使出现了上腹部疼痛、饱胀感、食欲减退等症状也很容易和胃肠或肝胆的疾病相混淆,很少会首先检查胰腺。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如出现腹部疼痛、饱胀感明显、突然的体重下降、恶心、黄疸等症状,除了要做胃镜检查外可以做个腹部的B超或CT检查,来排除胰腺方面的问题。在我国平均每年就有将近9万人被确诊为胰腺癌,而却有将近8万人死于胰腺癌。这么高的死亡率主要是因为胰腺癌在早期不仅发现难、治疗起来也很困难。因此当发现胰腺癌时大多都已经是晚期了,恶性程度也很高,而且肝脏、淋巴结的转移率高,对化疗也并不敏感,在临床证实,如果患者完全不治疗的情况下,存活率一般只有4~6个月。

诱发胰腺癌的危险因素

1、长期吸烟吸烟是诱发胰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的人群患胰腺癌的风险比不吸烟者的高2倍,根据临床统计约有25%的胰腺癌发病是和吸烟有关。2、酗酒在临床上接收胰腺疾病突发腹痛的患者时,多数是因为饮酒过量导致;因此长期大量饮酒也是增加胰腺癌的发病风险。3、不良的饮食结构长期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都会是和胰腺癌的发生有关。以及体重超重和肥胖都是引发胰腺癌的危险因素。4、糖尿病5、慢性胰腺炎慢性炎症的发生是和吸烟、饮酒有着密切的相关性,而长期的炎症又是诱发胰腺癌的高危险因素。6、遗传临床统计,有将近10%的胰腺癌患者都和遗传具有相关性。7、与环境相关在工作中,长期接触有毒的化学物质如干洗剂、苯胺等都会增加胰腺癌的发生风险。

如何预防胰腺癌

●戒烟、不酗酒,提倡饮茶,适量饮茶能够提高免疫功能和防癌。●避免长期大量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品。●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日常饮食需注意保持膳食纤维的摄入,以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有利于防癌抗癌。●避免长期接触苯胺等化学物质,以免使胰腺癌风险比正常人高。●保持规律饮食。●积极预防与治疗和胰腺癌相关的疾病,如慢性胰腺炎、胆囊炎、胆囊结石、糖尿病等,建议定期体检,如腹部B超、CT等。●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避免超重和肥胖,保持良好情绪。来源:罗医生健康说号外:李医生工作号开通了

后台一直有很多朋友留言咨询医学健康问题,我很少能一一回复,实在是精力有限,有些朋友在后台非常坚持,又好笑又无奈,我能理解大家求医迫切的心理,也能理解大家不掌握医学知识时对自己健康的担忧。

后来跟小助手商量了,决定启用我的工作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ygeiv.com/ftzl/121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