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毒月到底有多毒一年中最关键的养生时机,

时间:2021-12-14 13:30:54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五月多奇事,

能量归虚无,

光明展现有,

归根复命隐于无!

这是描写“五月毒”的一首小诗,意思是:五月为天地交泰之月,阴阳混沌不分,人体脏腑气血受极大影响,保精惜命,宁神内守,安然度过,反应人身,肚里空荡荡,走步无力,没有精神,善恶人皆是如此!

汉族民俗认为农历五月为「毒月」,是最要注意的一个月份,并多有文献记载:

“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荆楚岁时记》

“夫正月岁始,五月盛阳,太阳之热气也,中人人毒......天下万物,含太阳气而生者,皆有毒螫。”——《论衡·言毒篇》

“时端午日,都人作泥塑张天师像,以艾为须,以蒜作拳,置于门上,百瘟辟易”——《岁时杂记》

01

一、“五毒月”的由来农历五月俗称“五毒月”,因为此月处于阳极转阴的节变之时。气温升高,雨量增多,空气也变得潮湿,由于有了适合的温度和湿度,所以各种毒虫、蚊蝇幼卵及微生物等进入大量繁殖期和活跃期,同时人体也极易受到湿热之邪的侵袭而发病。因此,在五月,人体阳气达到最旺,火旺至极,所以阳气外散时,内里虚弱,不适合进行泄耗的活动,也特别容易得心脏病。此月湿热加重,易湿热内积,心火重,小肠积热还引起口舌生疮,小便短黄,大便秘结。或脾虚湿困或湿热下注,女性易患妇科病,并伴有局部或全身症状的妇科病,男性易出现精气活动受阻,所以在这个时候不容易受孕。在毒月期间,如若能够应节制嗜欲,食物清淡,减少酸味,增加苦味,则可益肝补肾,以达到养生保健;如若可以清心静养,内敛心神,与天地自然和谐统一,则可九窍通郁、延年益寿。

02

二、“九毒日”具体是哪几天?农历五月俗称“毒月”,其中更有九天伤身损气耗精元的日子,就是古代所谓的“九毒日”。一些修行人会在五月进行辟谷修行,这样一个月辟谷可以修身养性,清肠排毒、减重瘦身、调节阴阳。古代也有习俗,五月让妇女回娘家住一个月。

五月初五也就是端五这一天开始、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为“天地交泰九毒日”;“农历五月十四”为天地交泰日,一共十天。

这十天内,务必端容肃己,严禁杀生,行淫,否则严重伤身损气耗精元。当然还有非常重要的五月十三日也是禁忌,总之如能在整个阴历五月不同房禁欲对身体修复有极大的好处。实在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天地间道法的奥秘。

《黄帝内经》中有段采用轩辕黄帝和素女对话方式,谈论了性生活的忌日。素女说:每年农历五月,是天地之气交合之日,男女不可行房,凡同房者不出3年必夭亡。用什么可以验证呢?取白色新布一尺,于当晚悬挂东面墙上,第二天早上观看必有血色,切忌合房。

对于这种规劝,许多人是不信的,但知道后又未必敢以身试法。农历五月十六日子夜观天象,天呈淡红色。子时是23时至1时,不是出晚霞的时辰,此时天色红必有原因。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极为有限的。

传说古人为验证此忌日,为一些乞丐提供费用在这一天嫖娼,跟踪调查的结果证明了素女的观点。在当代生活中,常有一些人突然猝死而查不出任何病因,究竟是否与此有关,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特别是性欲重的人小心在五毒月失掉真阳,真阳一失,命不久也!特征是控制不了自己,不停泄欲!五毒月里最好适当降降温,睡睡凉席,绝不是儿戏!五毒月大家正好修身养性!

人与宇宙为一体,人体五脏六腑皆受天地运行的影响,此时的节气,乃阴阳相争死生分判之时,宜从农历五月初一禁起,戒过一月。果能色欲撙节,自可百病消除。

今人各种突发癌症、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塞等,每多腰腿酸疼、脊肩酸麻、四肢无力、背心发热、咳嗽不止、时而头昏头痛、时而眼花眼痛、秋冬则恶寒怕风、手足发冷、春夏则喉疼目红、腹痛闭痧……

正当年壮之时,乃见种种不足之症,推原其故,无不因未能节欲而来。其为病也由渐而深,由微而着,初虽所患尚小,久则酿成大病,不可不畏死而谨守于先也。

多欲伤生,断非药饵能补,好色者恃药以恣欲,此亡身之本也。草根树皮之品,万难益髓填精,其能滋补者,不过偏阴偏阳,藉以流通气血,及气血既亏,虽药石亦无从补救。古云「服药百颗,不如一宵独卧」,慎无恃药可补身。

我说了最好你就全禁,如不然就如刀尖添蜜!

忌日与月球的运行有关,与地球绕太阳公转有关,与地球上天气变化有关。人在宇宙中是十分渺小的,天体的任何变化都会对人产生影响,这是已被现代科学证实了。

中国古代的理论多靠哲学推理和统计学验证,而不是靠实验室里的论证。至于古代养生学者列举的忌日的根据是什么,只有靠现代人去探研了。

农历五月,是最要注意的一个月份。能全月不同房,对身心都有极大的好处。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忘”,“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意思是说:有悟性的人听说“道”后深信不已,而且没有一点疑惑,它就是这么回事,并且勤勤恳恳、坚持不懈的去习练它、运用它。“中士闻道,若存若忘”意思是说:悟性不高的人听说“道”则有时将它放在心上,有时却忘得无影无踪。并且相信它和怀疑他的存在各占一半,也就是半信半疑。既不全信又有些信,既不否定又心怀一定的疑问。“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全句的意思是说:完全没有悟性的人,一听说“道”就大笑不止,认为荒诞不稽。之所以大笑,表现出鄙视、讥笑的语态,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因为“道”论理高深,本来就难以理解。如果人人都那么轻易的能够理解的话,那就不足以称之为“道”了。所以“不笑,不足以为道”。只是年龄、文化、修养、兴趣、爱好、悟性的不同,对“道”的认识、理解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而已。也不足为奇,实属正常。以下是年农历五月的“九毒日”及“天地交泰日”,在这10天需要要格外谨慎(当然,最好能够保持一个月,夫妻分房睡更好)。初毒日

五月初五(阳历6月14日)地腊,五帝校定生人官爵,犯者削禄夺纪,又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杨公忌。五月初六(阳历6月15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雷斋日。五月初七(阳历6月16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以上三日为「初毒日」中毒日

五月十五(阳历6月24日)

月望,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四天王巡行。

五月十六(阳历6月25日)

九毒日,又天地元气造化万物之辰,犯者三年内夫妻俱亡。

五月十七(阳历6月26日)

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以上三日为「中毒日」末毒日

五月廿五(阳历7月4日)

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月晦日。

五月廿六(阳历7月5日)

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五月廿七(阳历7月6日)

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斗降。

以上三日为「末毒日」

五月十四(阳历6月23日):

四天王巡行,夜子时为天地交泰,犯者三年内夫妇俱亡。

因为这几天犯淫的报应也是难以想象!大家保重。另外,还有夏至、冬至这两个阴阳大转换的节气的前后三天(最好是半个月)清净独处、敦伦闲邪。“毒月”之毒持续整整一个月,希望爱惜自身的人,都能遵守其中的各种禁忌,也请大家在这个月里多多行善,茹素戒淫,放生积德!

03

三、养生五要点

1

常静心,多饮水在农历五月有意识地多喝水,尽量避免人体津液的散失。尤其是晨起和晚上睡觉之前的两杯温开水,至关重要。其次,要避免熬夜,早睡早起。因为熬夜本身就是伤害阴津的行为。在饮食上,尽量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烧烤类的食物。此外,还需保持心态平稳,切忌大喜大悲,焦虑郁闷。否则,气血运行就可能受情致的影响,从而诱发疾病。

2

吃温热,不碰凉脾胃虚弱是人们在毒五月里的普遍状态。这是因为夏至前后阳气外达,气血更多地运行在体表,这就造成人体内里的虚寒。在日常生活中要谨小慎微,对脾胃多加照顾。其中,不吃凉食非常重要。因为脾胃将凉食、冷饮温煦,使之便于消化的过程,就是耗伤阳气的过程。

3

慎房事,宜清净房事是一个让人气血大动、又急剧空虚的过程。五毒日时,阳气本就躁动不宁,此时同房,男女必定气血翻涌,容易诱发各种疾病,且精气大出,亏耗甚大。同房之后气血又处于虚弱的状态,不能耐受此事秽浊毒邪之气侵袭,故当慎房事。

4

多吃菜,不吃肉对于现代人来说,毒五月引发的另一个常见问题是肠中积热,导致便秘。现代人喜欢吃烧烤的做法会引发此问题。尤其是晚上吃烧烤,让热性的食物在夜间存留于肠道内,人体无力运化,久而久之形成淤热当然人体阴津不足的时候,便秘就会出现。受此影响,人还容易起痤疮、口臭、口干、口苦、失眠。所以,避免吃太多烧烤和辛辣食物很有必要。为了减少肠中积热,要有意识地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经常喝水。

5

勤艾灸,少吹风端午九毒日,请一定要记得泡浴、刮痧、拔罐、艾灸起来了。这几天是一年中最好的排毒养阳的时候。请抓住机会排毒驱邪、排寒湿,养阳气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艾灸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疾病,更是养生抗衰的好方法。你不需要被繁复的穴位所困扰,只要记住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关元、命门、中脘、足三里,通过艾灸即可温补脾肾,补益肾气,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预防早衰。关元:关元又名丹田,是任脉之穴,人体穴位。位于脐下三寸,是任脉和足三阴经交会穴。功能:为一身元气所在,为生化之源,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处,具有通调冲任,调理气血,被肾固精的功效,能调治诸虚百损及泌尿生殖系统各种病症。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命门:命门又名精宫,督脉之穴。位于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功能:命门者,诸精神之舍也。男子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是生命的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故称命门。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足三里:足三里又名下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输穴之一。位于膝眼下三寸,胫骨旁一寸。功能:调补足三里,实即培补后天,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中脘:中脘又名太仓,为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之所生,任脉之交会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四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功能:调理胃气。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

艾灸的顺序也有讲究,应当遵循先阳后阴,先左后右的原则。中医将背部、上身归之于阳;腹部、下身归之于阴。在阴阳学说中,头为阳、足为阴。

所以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施行灸疗的顺序,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背部,后灸四肢;先灸左侧,后灸右侧。

04

四、节欲的利器

点击图片,详细了解《寿康宝鉴》这本书详细阐明了色欲与健康和夭寿的利害关系,望大家能够详读,在家教诲子孙,在外告诫亲朋。值此五毒月九毒日之际愿大家谨慎行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养生悦心,顺势而为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分享转发到朋友圈!让亲朋好友都能安然度过五毒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ygeiv.com/ftzl/1249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