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挑战伊布替尼治疗MCL突发急性胁

时间:2018-6-21 4:53:14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编译:sjtuwalker来源:肿瘤资讯

患者女性,50岁,因急性胁腹痛急诊就诊,既往无外伤、发热、血尿史。该患者既往明确为“套细胞淋巴瘤”,接受过1个疗程Nordic方案(包括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阿糖胞苷和利妥昔单抗)化疗,但出现了肿瘤溶解综合征和败血症。患者不愿意再接受化疗,改为口服依布替尼治疗(mg/日)。在依布替尼治疗前2个月未口服抗凝药。

就诊时血压偏低(79/45mmHg)、结膜苍白、左肾区压痛。血红蛋白低下(7.6g/dL,参考值:12-16g/dL),与1个月前相比明显下降。血小板也很低(40*10E9/L,参考值:-*10E9/L),白细胞偏高(12.75*10E9/L,参考值:4-10*10E9/L),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正常。立即给患者做了腹部和盆腔CT(图1),4个月前同样部位也做了CT(图2)。

你的诊断是什么?

讨论:

从CT扫描结果可以看到左肾周围有巨大血肿,且有多个活动性出血病灶。脾脏轻度增大,并没有破裂证据。腹主动脉显像良好,并无扩张或破裂证据。诊断为肾血肿后患者做了左肾动脉栓塞术,血流动力学稳定后输注3u红细胞悬液和1u血小板(图2)。在图1B中可见一大小约3.5×2.7-cmBosniakⅠ级肾囊肿,并推测囊肿已破裂,服用依布替尼加重了出血并导致肾脏周围巨大血肿形成。

检查结果出来后停用伊布替尼,并开始接受利妥昔单抗和硼替佐米治疗。之后患者左肾未再进一步出血,且无需再输注血制品,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恢复至正常,8天后患者出院。

伊布替尼是BTK抑制剂,可用于套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伊布替尼同样可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的治疗。伊布替尼可引起皮下出血,主要表现为皮肤的瘀点、瘀斑,大约50%患者会出现,特别是同时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或抗凝药物。约有3%患者可能会出现内脏大出血,特别是创伤后。

这是首次报道由简单的肾囊肿破裂导致的肾脏周围血肿形成的病例,根据目前指南建议停用了伊布替尼。自发性肾周血肿很少见,通常由良性肾肿瘤(错构瘤)、血管异常、或其他疾病如肾动脉瘤破裂等引起,临床症状不一。早期行CT检查有助于快速诊断,确切的治疗方案包括肾动脉栓塞术和手术介入治疗。

答案公布:B

参考文献









































中科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白瘕风是几级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ygeiv.com/jbzd/71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