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碰到了一个胃肠型感冒的病人,来时面色苍白、头晕、浑身没有劲、怕冷、上吐下泻〈稀水便〉。自诉昨晚吃烧烤,又吹风扇。这种病症为阴暑证。此患者亦是如此。给予一支霍香正气水口服,同时补液,约半小时病情明显好转,面色红润,说笑如常,约2小时补液完毕,嘱回家多喝热的稀饭,同时再放点生姜、盐和红糖。 夏天也容易受寒吗 “高炎值”的夏天,也容易受寒吗?是的,确实如此,夏天也很容易受寒。原因在于夏季暑热,加上湿气盛,而人们睡眠、午休和纳凉之时,若过于避热趋凉,如夜间露宿室外,或坐卧于阴寒潮湿之地,或在树阴下、水亭中、阳台上乘凉时间过长,或运动劳作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或立即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或睡眠时被电扇强风对吹,均可导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而引发阴暑。而出现感冒、咳嗽、腹泻、腹痛等病症。 什么是阴暑 阴暑,即夏季因气候炎热而吹风纳凉,或饮冷无度,中气内虚,以致暑湿与风寒之邪乘虚侵袭而为病,症见喷嚏鼻塞、流涕、发热、头痛头晕、四肢怕冷、腹痛腹泻、关节酸痛等一系列病症者为阴暑。 暑月受寒,故名阴暑。明·张景岳曰:“阴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凡人之畏暑贪凉,不避寒气,则或于深堂大厦,或于风地树荫,或以乍热乍寒之时,不谨衣被,以致寒邪袭于肌表,而病为发热头痛,无汗恶寒,身形拘急,肢体酸疼等证。此以暑月受寒,故名阴暑”。而阴暑是夏日过于避热贪凉引起,即所谓静而得之者为阴暑。 阴暑常见哪些表现? 1、喷嚏鼻塞、鼻涕倒流、身体疼痛、恶寒、关节酸痛、无汗发热。 2、皮肤温度低。背部、腹部等皮肤发凉。 3、腹胀、纳呆,没有食欲。 4、腹泻、腹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出现)。 5、舌质略红,舌苔薄白或白厚腻。两脉濡。 发现阴暑怎么办? 1、中成药——藿香正气来救急 如果中了阴暑,可以喝点藿香正气水缓解症状。藿香正气水性辛温,具有解暑祛湿的作用,主治阴暑证,多用于夏季外感风寒湿邪引起的头痛发热、头晕头沉、胸闷、腹胀、呕吐、恶心、食欲不振、舌苔白厚腻等症状。 2、食疗——冬吃萝卜夏吃姜 夏季感受风寒湿所致阴暑证,如鼻流清涕,鼻塞,发热,喷嚏时作,咳嗽等症状。可以生姜汤治疗。生姜3~5片(如1元硬币大)、葱白3段(留根须)、淡豆豉3~6克煮汤,开锅后用小火煎煮5分钟即可(久煎效果减退),药液倒出后加入红糖适量(以口感甜甜的为宜)。 此法对于夏季外感风寒湿邪有疗效。也可以将双脚浸于热姜水中,水能浸到踝骨为宜。浸泡时可在热姜水中加盐、醋,并不断加热水,浸泡至脚面发红为止。同时也要注意,高血压心脏病足廯糖尿病皮肤感染者慎用。泡脚时,皮肤微微发汗即可,不可大汗。 平时也不要多吃冷饮。 3、预防——贪凉饮冷莫要过 暑天勿忘防风寒湿邪。预防阴暑,睡眠时也要穿内衣,注意护住腹部,腰背部。穿有领的衣服。不要露脐装,露后背。不要汗出浴风,或洗澡后浴风。出汗以后稍微消消汗再出去,不要马上吹风。使用空调、电风扇不宜对人直吹,尤其是出汗较多时,不要骤然降温。当在室内感觉有凉意时,要起身活动活动躯体,并酌情增添衣物。 4、注意——哪些人群易发病 特别是老人、儿童、孕产妇、体弱及患有宿疾者,容易诱发此症,尤应加强防护,不可过于避热贪凉,避免寒湿侵袭而引发阴暑。平时最好喝热粥,在里面加点姜、葱、荆芥苗或紫苏,有利于养护脾胃。 5、保暖——肚子后背是重点 最容易受风寒湿邪的部位是腹部和后背部。腹部感受寒湿容易导致腹痛腹泻,发热,头晕头沉。后背部感受风寒湿邪容易导致身痛发热,咳嗽,咳痰。故平时重点需要防护这两个部位。平时抱着孩子的时候可以用手捂住肚子,目的是把肚子捂热。也可以用热水袋暖肚子。穿衣服也要重点防护这两个部位。 若看,是觉得本文还不错,请中科刘云涛影响力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门诊靠谱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