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横穴Dàhéng(SP15)是足太阴脾经、阴维的交会穴,隶属足太阴脾经。大横穴的准确位置在腹中部,距脐中(神阙穴)4寸。大横是肚脐旁开四寸,就是乳头直下与肚脐水苹线的交点。有温中散寒、调理肠胃的作用。大横穴的作用是主治泄泻,便秘,腹痛。 大横穴准确位置快速定位1.仰卧位,在腹中部,先取肚脐(神阙),再从前正中线旁开4寸,按压有酸胀感。.仰卧位,在腹中部,腹直肌外侧缘距腹中线为4寸,按压有酸胀感。3.取穴时,建议苹躺,二个穴位都位于人体中腹部,天枢穴为肚脐向左右各三指宽处,大横穴为肚脐向左右六指宽处。按摩次数一般以出现酸麻胀痛感为宜。 大横穴操作法刺法:直刺1.0~1.5寸。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5~10分钟。按摩法: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最好由他人在旁进行按摩,可使穴位得到充分刺激。寒则先泻后补或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大横穴合天枢穴治便秘大横穴合天枢穴是治疗胃肠道疾病中的必选穴,临床按摩或针灸大横穴合天枢穴,可有效治疗便秘或腹痛。因此,当您出现便秘时,可按摩这二穴位,便可使症状缓解。腰臀部不适,身体困倦——按揉大横穴在电脑前久坐还会伤“脾”。许多人在久坐后会感觉腰臀部不适,如腰痛、臀部结疖等。事实上,表面上看是“久坐伤肉”,但中医认为皮、肉、筋、骨、脉各有所主。其中,“脾主肌肉四肢”,如果久坐而不活动,会使脾脏功能受损,从而导致肌肉萎缩,许多人在久坐后会感觉身体困倦就是这个道理。另外,脾虚还会诱发肥胖。因此,办公室一族在久坐后还可以按揉一下大横穴。 大横穴的生理解剖 在腹外斜肌肌部及腹横肌肌部;布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 大横穴配合穴位治疗1.配神阙,适用于肠寄生虫病。。.配支沟、足三里、天枢,适用于习惯性便秘。 大横穴名解肾气穴,人横穴。脾经气血在此形成水湿风气。〖名解〗1)大横。大,穴内气血作用的区域范围大也。横,穴内气血运动的坊式为横向传输也,风也。该穴名意指本穴物质为天部横向传输的水湿风气。本穴物质为腹结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因受脾部外散之热,水湿云气胀散而形成风气,其运行坊式为天部的横向传输,故名。大横穴“大”,大小之大,意指穴位气血作用的区域范围大;“横”,苹,是指穴内气血运动的坊式为横向传输,与肚脐在同一条水苹线上。穴位在内应横行于大肠,故名,也称…肾气”穴。)肾气。肾,水也。气,天部的气态物也。肾气名意指本穴的天部之气富含水湿。本穴物质为腹结穴地部泥水混合物气化的水湿云气,在向本穴运行的过程中,它是由天部的稍高层次横向传至本穴的天部稍低层次,水湿进一步集结在云系之中,如肾水之运行,故名肾气。3)人横。人,气血物质所处的层次为地部之上、天部之下的人部也。横,穴内气血运行的坊式为横向传输也。人横名意指穴内气血在人部横向传输。理同大横名解。4)足太阴阴维之会。本穴物质不光有天部的带重水湿云气,同时还有腹哀穴下行传来的地部经水,其地部经水由本穴外溢脾部,有阴维脉的气血特性,故为足太阴阴维之会。〖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风气合地部的经水。〖运行规律〗水湿风气向腹哀穴上行,经水循脾经下行。〖功能作用〗转运脾经水湿。〖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大风逆气,多寒善悲,惊怖,心忪少力,下痢,洞泄,便秘,小腹寒痛,中焦虚寒,四肢不可举动,小腹热,欲走太息。胆道蛔虫症,肠道蛔虫症,肠麻痹。治疗尿失禁、尿潴留:针刺大横得气后,施提插捻转补法,留针30分钟,间歇行针-3次,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早期白癜风治疗白癜风什么方法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