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中,冬季属阴、五行为水、主收藏,是一年中阴气弥漫、阳气微弱的时候,此时人与自然界均处在收敛封闭、潜藏休养的状态,所以,它也就成了人们最适宜进补的时期。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自每年的冬至左右,到来年的立春或春分,都会服用点补品。 其实,艾灸也可以进补,而且是一种非常好的进补方法。中医所说的进补无非两件事:补先天之精、益后天之气。先天之精,由禀赋而定,也就是天生的;后天之气,为水谷所化,也就是说人的生活规律,饮食作息等。 因此人生最重要的还是要强壮后天脾胃之气,就如宋人张来所讲“大抵养生求安乐,亦无深远难知之事,不过寝食之间尔”。寝指的是睡眠休息,食指的是饮食营养,其中饮食营养,又与人的脾胃功能关系最为密切。所以,冬令进补,除了补肾以外就是运脾胃、生气血。 1.中脘穴 中脘,是胃之“募”穴。古时“墓”通“幕”,为墓结之意。经络学中说的募穴,是指经气结聚的地方。因而,中脘穴最可反映胃的运化功能。若胃的受纳一旦出现障碍,就会影响人的消化、吸收、代谢功能,导致机体营养不良、各项生理机能减弱,故中医有“得胃气者生”的说法。 灸疗中脘之穴,30分钟左右,每天1次,即能调胃和中、补虚益气、健脾化湿,改善消化功能,促进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与代谢。不仅在宋人王执中的著作里提到霍乱止泻、消化不良可艾灸中脘穴,在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中也有“霍乱长鸣、腹痛胀满则艾灸中脘穴”的记录。 平时可以用食指指腹揉按中脘穴30~50次也可达到不错的效果。 《针灸资生经》记载: 曹操头疼,心烦目眩,灸三壮脑空穴,立愈。 2.气海穴 凡天地之中江河湖水最后汇聚之处,才能称之为海;人身之中,诸气诸血相聚部位,方有资格被誉为“气海”或“血海”。气海穴,乃生气之海,大气所归,是肾气、精元之气汇集的地方。肾中之气乃人之元气,来自于父母的遗传,又经过脾胃后天的滋养,所以存储于此,肾气在经络中运行,前走任脉从而生其阴,后走督脉才能壮其阳。 艾灸此穴,能够滋阴壮阳、健脾益肾,让气血生生不息。所以《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记载:“气海者,是男子生气之海也。”另外,中医认为有形之血难以速生,无形之气可以急补,所以人之虚损,补气为先;补气之穴,气海为先。 《内经》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是因为邪湿是万病之源,体内气血充盈,才能抗邪抵湿,所以气海穴对湿邪为患、气机不畅所导致的各种疾病均有疗效。临床上,温和灸气海穴30分钟左右,每天1次,对内科疾病、男科、妇科等常见病症,效果显著。如果再以食指、中指并拢,按揉气海穴~次,则效果更好。 无锡“涵海母童护理” 小儿推拿、专业催乳回乳、满月发汗、中医健康理疗—— 我们专业的服务! 决定客户的满意度! 您的健康,我们来护航! 联系我们 北京白癜风较好北京看白癜风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