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内外脏器的病变,而表现为腹部的疼痛。《症因脉治》卷四上说:“痛在胃之下,脐之四旁,毛际之上,名曰腹痛。”腹痛的原因多种多样,根据其疼痛部位的不同,可以用艾灸有针对性地施行温和灸。 穴位图:艾灸治疗腹痛的特效穴位: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穴 01 灸中脘穴身体的中心线上,距离肚脐上方约6横指宽处。温和灸。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执点燃的艾条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3厘米,平行往复左右方向或反复旋转施灸。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和胃健脾,对治疗上腹痛特别有效。 02 灸天枢穴肚脐两侧约3横指宽处,左右各一。温和灸。被施灸者仰卧,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每日灸1次,每次灸10~20分钟,一般10天为一个疗程。疏通大肠腑气,使津生而便通。 03 灸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方凹陷约2横指宽的地方,左右各一。温和灸。被施灸者平躺,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施灸者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此穴位也可以自己来做,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最好在每晚临睡前灸。能使气血源源不断生长。 “艾”叮咛因肚子受了凉而产生的腹痛,即寒性腹痛,很适合采用艾灸的方法治疗。从药房里买来艾条,在肚脐的上方缓缓来回移动,被施灸者会感到有一股温热传入腹部,这种施灸方法很舒服,既见效快,又花钱少。艾灸前后腹痛患者要注意节制饮食,适寒温,调情志。因为受寒而腹痛的,要注意保温;因为肾虚而腹痛的,应该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因为积热而腹痛的,注意不要吃肥甘厚味和醇厚辛辣的食物;因为积食难消而腹痛的,要注意节制饮食;因为气滞而腹痛的,要保持心情舒畅。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不做为处方,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