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症状 第一节发热(fvr) [概念***] 正常人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有效调控下,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体温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当机体受到致热原作用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出现障碍时,机体产热大于散热,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时,称为发热。 [特点] 正常人体温为36~37℃,一天波动不超过1℃ [病因] 临床上可分为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 (1)感染性发热 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不论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均可引起发热,通常称为感染性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 凡是病原体以外的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均属于非感染性发热。 常见的病因有: 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抗原一抗体反应(风湿热、血清热、药物热、结缔组织病等) 内分泌与代谢障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重度脱水等) 心功能不全或皮肤散热减少(一般为低热)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临床上常表现为低热。常见的功能性低热有原发性低热、感染后低热、夏季低热、生理性低热) [临床表现***] (1)发热的分度按发热的高低可分为 低热37.3~38℃; 中等度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 (2)常见的热型 ①稽留热 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等的高热持续期。 ②弛张热 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h内体温差达2℃以上,但都高于正常水平,可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 ③间歇热 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败血症、播散性肺结核、严重化脓性感染等。 ④波状热 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见于布鲁菌病(布氏杆菌病)。 ⑤回归热 指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不规则热 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等。 [伴随症状] 寒战,结膜充血,单纯疱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出血,关节疼痛,皮疹,昏迷 第六节胸痛(chstpain) [概念] 胸痛主要由胸部疾病引起,少数也可由其他部位的病变所致。由于痛阈的个体差异,胸痛的程度与原发疾病的轻重并不完全一致。 [病因] 胸壁疾病 心脏与大血管病变 呼吸系统疾病 纵隔疾病 其他颈椎病(颈源性心绞痛)、膈下脓肿、肝癌及肝脓肿等。 [临床表现] (1)好发年龄 青壮年突发胸痛,常见于自发气胸、胸膜炎、1肺炎、急性心包炎及心肌炎;中年以上突发胸痛,应注意心绞痛、心肌梗死、肺梗死。 (2)部位 包括疼痛部位及放射部位 (3)性质 剧痛,轻痛,隐痛 (4)持续时间 阵发性,持续性 (5)影响因素 发生的诱因、加重与缓解的因素 [伴随症状] 胸痛伴吞咽困难及疼痛者提示食管病变,如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癌。 胸痛伴呼吸困难 痛伴慢性咳嗽、咯血者肺结核、肺癌。 面色苍白、大汗、血压下降或休克表现者提示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窦瘤破裂及大面积肺栓塞。 第八节呼吸困难(dyspna***) 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的症状,同时出现呼吸活动用力的表现,严重者有鼻翼扇动、张口耸肩呼吸、口唇发绀等体征,同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的变化和节律的异常。 呼吸系统疾病(气道阻塞、肺部疾病、胸壁/胸廓/胸膜腔疾病,神经肌肉疾病、隔运动障碍) 循环系统疾病 中毒 神经精神疾病 血液病 *** 一、肺源性呼吸困难 是由于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肺泡氧分压下降引起低氧血症和(或)二氧化碳滞留刺激呼吸中枢所致。床表现可分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及混合性呼吸困难。 吸气性呼吸困难(***) 表现为吸气显著困难,重症患者出现“三凹征”,即由于呼吸肌极度用力,胸腔负压增大,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同时可伴有干咳及高调吸气性喉鸣。 呼气性呼吸困难: 主要表现为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或缓慢,可伴哮鸣音。见于肺泡和(或)小支气管病变,如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 混合性呼吸困难(***): 表现为吸气与呼气均感到费力,呼吸频率增快、变浅,常伴有呼吸音异常,可有病理性呼吸音。原因是病变广泛、呼吸面积减少,影响通气功能,常见于重症肺炎、大量胸腔积液和气胸等。 二、心源性呼吸困难 即心血管系统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可由左心和(或)右心衰竭引起,左心衰竭所致呼吸困难较为严重。 ①病因 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特别是左心衰竭,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一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及先天性心脏病等。心包压塞。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肺栓塞。 ②机制 心源性呼吸困难是由于肺淤血、问质性肺水肿及血管壁增厚导致肺换气功能障碍,引起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滞留,刺激呼吸中枢产生呼吸困难。 ③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左心功能不全 主要是肺淤血和肺泡弹性降低所致。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即活动时呼吸困难出现和加重,体息时减轻或缓解;仰卧时加重,坐位减轻;夜间发作,轻者胸闷、气促,数分钟消失;重者表现为急性肺水肿,可见气喘、面色发绀、出汗、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哮鸣音和湿哕音。常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右心功能不全:主要是体循环淤血使呼吸运动受限,患者常取半卧位以缓解呼吸困难。临床上主要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其呼吸困难与肺部疾病有关。 三、中毒性呼吸困难 ①病因 各种原因的酸中毒: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化学物质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亚硝酸盐中毒、氰化物中毒;药物抑制呼吸中枢:如吗啡、巴比妥中毒。 ②机制 酸中毒是通过间接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作用于呼吸中枢;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亚硝酸盐使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影响氧气的运输;氰化物中毒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致使细胞呼吸抑制,导致组织缺氧,引起呼吸困难;吗啡、巴比妥类直接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减弱导致低氧(可伴二氧化碳滞留)。 床表现因血中酸性代谢产物对呼吸中枢的刺激,出现深而规则的呼吸,可伴有鼾声,称为酸中毒深大呼吸(kussmaul呼吸);吗啡、巴比妥类药物中毒,表现为呼吸延缓、变浅,伴有呼吸节律异常如潮式呼吸或间停呼吸 四、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 主要表现为呼吸频率快而浅,伴有叹息样呼吸或出现手足抽搐 五、血源性呼吸困难 多由红细胞携氧量减少,血氧含量减低所致。表现为呼吸浅而心率快。 发作性呼吸困难伴哮鸣音 呼吸困难伴发热 呼吸困难伴一侧胸痛 呼吸困难伴咳嗽、咯痰 呼吸困难伴意识障碍 呼吸困难发生的诱因 呼吸困难发生的快与慢 呼吸困难与体位、活动的关系 伴随症状 第九节心悸(palpitation) 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觉或心慌感。心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率失常 心脏搏动增强,可为生理性或病理性, 病理性见于: 心室肥大 其他,如甲亢、贫血、发热等 心率失常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其他心率失常时均可引起 心脏神经症 心脏活动过度为基础,长于心率及心搏出量改变有关 伴心前区痛 伴发热 伴晕厥和抽搐 伴贫血 伴呼吸困难 伴消瘦和出汗 第十一节呕血(hmatmsis) 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常伴有黑便,严重时可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 (一)消化系统疾病 1.食管疾病 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等 2.胃及十二指肠疾病 最常见为消化性溃疡,其次有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等 3.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或门脉高压、胃病出血 (二)上消化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如胆道结石、胆道蛔虫、胆囊癌、胆管癌及壶腹癌出血均可引起大量血液流入十二指 肠导致呕血。 (三)全身性疾病 1.血液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白血病等 2.感染性疾病 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登革热、暴发型肝炎、败血症等。 3.结缔组织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累及上消化道。 4.其他 尿毒症、肺源性心脏病、呼吸功能衰竭等。 消化性溃疡引起最为常见,其次为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次为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和胃癌,因此考虑呕血的病因时,应首先考虑上述四种疾病。 1.呕血与黑便(***) 出血量多、在胃内停留时间短、出血位于食管则血色鲜红或混有凝血块,或为暗红色;当出血量较少或在胃内停留时间长,则因血红蛋白与胃酸作用形成酸化正铁血红蛋白(hmatin),呕吐物可呈咖啡渣样,为棕褐色;呕血的同时因部分血液经肠道排出体外,可形成黑便(mlna)。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3.血液学改变 4.其他 大量呕血可出现氮质血症、发热等表现。 1.上腹痛 2.肝脾肿大 3.黄疸 4.皮肤黏膜出血 5.头晕、黑朦、口渴、冷汗 6.其他 1.确定是否为呕血应注意排除口腔、鼻咽部出血和咯血。 2.呕血的诱因 3.呕血的颜色 4.呕血量 (***) 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鉴别要点 咯血 呕血 病史 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 消化管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肝硬化等 出血前症状 喉部痒感、胸闷、咳嗽等 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 出血方式 咯出 呕出 血的颜色 鲜红 棕黑色、暗红色,有时为鲜红色 血内混有物 泡沫、痰 食物残渣、胃液 酸碱反应 碱性 酸性 黑便 无(咽下血液时可有) 有,可持续数日 出血后痰的性状 痰中带血 无痰 第十三节腹痛(abdominalpain) 腹痛病因复杂,根据其发病表现,分为急性腹痛及慢性腹痛。 ①急性腹痛 又称为急腹症,常见病因: a.急性腹膜炎症 常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及阑尾炎穿孔。 b.腹腔脏器急性炎症 如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胃肠炎。 c.空腔脏器的梗阻或扩张 如肠梗阻、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症、泌尿系结石症。 d.腹腔内脏器扭转或破裂 .腹腔内血管阻塞 缺血性肠病、脾栓塞。 f.腹壁疼痛 如腹壁挫伤、脓肿及腹壁带状疱疹。 g.中毒与代谢障碍 铅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紫质病等。 h.胸部疾病的牵涉痛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肺梗死、肺炎时,疼痛可向腹部放射. ②慢性腹痛 腹腔脏器慢性炎症 胃、十二指肠溃疡。 消化道运动障碍 腹腔脏器扭转或梗阻 脏器包膜牵张 中毒或代谢障碍 肿瘤压迫及浸润 (***) (1).腹痛部位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急性胰腺炎,疼痛多在中上腹部; 胆囊炎、胆石症、肝脓肿等疼痛多在右上腹部; 急性阑尾炎疼痛在右下腹麦氏点上; 小肠疾病疼痛多在脐周或脐部; 结肠疾病多在左下腹部疼痛; 膀胱炎、盆腔炎症及异位妊娠破裂,疼痛在下腹部; 弥漫性或部位不定的疼痛见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机械性肠梗阻、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铅中毒、腹型过敏性紫癜等。 (2)腹痛性质 突然发生的中上腹部剧烈刀割样痛、烧灼痛,多为胃、十二指肠穿孔; 持续中上腹部剧痛伴阵发性加剧,应考虑急性胰腺炎; 阵发性绞痛常见于胆石症或泌尿系统结石; 阵发性剑突下钻顶样疼痛是胆道蛔虫症的典型表现; 持续性、广泛性剧烈腹痛伴腹壁肌紧张,提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3)诱发因素 a.腹痛部位 上腹部或剑突下的疼痛多为食管、胃、十二指肠、胆或胰腺疾病; 右下腹部疼痛常为回盲部病变,如慢性阑尾炎、克罗恩(Crohn)病; 下腹部疼痛常由结肠病及盆腔疾病所致; 广泛性腹痛可能为腹膜的病变,如结核性腹膜炎、恶性肿瘤腹膜广泛转移; 不定位的腹部慢性疼痛,可见于血卟啉病、腹型癫痫、结缔组织病等。 b.腹痛性质 隐痛或钝痛提示内脏痛,绞痛提示肠痉挛 消化性溃疡的上腹疼痛,为刺痛或烧灼痛,合并幽门梗阻者则为胀痛,并在呕吐后缓解; 慢性肝炎与充血性肝大多为胀痛; 小肠及结肠病变,常为痉挛性、间歇性疼痛; 结肠病变常在排便后减轻; 直肠病变如直肠癌、细菌性痢疾等常伴里急后重感; 血卟啉病发作时腹部剧烈绞痛的性质与体征不相称。 (3)腹痛发作的时间 餐后疼痛多见于慢性胃炎及胰、胆疾病; 溃疡病发作有周期性与规律性的特点;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腹痛与月经周期相关。 (4)腹痛与体位的关系 左侧卧位可使胃黏膜脱垂患者的疼痛减轻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躯体前屈时剑突下的烧灼痛明显,而直立位时可减轻 三种绞痛的鉴别(***) 疼痛类别 疼痛的部位 其他特点 肠绞痛 多位于脐周围,下腹部 常伴有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肠鸣音增强等 胆绞痛 位于右上腹,放射至右臂与右肩胛骨 常有黄疸、发热、肝可触及或Murphy征阳性 肾绞痛 位于腰部并向下放射,达于腹股沟、外生殖器及大腿内侧 常有尿频、尿急,小便含蛋白质,红细胞等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复方卡力孜然酊的价格是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