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是《伤寒论》开首第一方,传说是商代的大臣伊尹发明的。大臣曾经是一位高明的厨师,他总结了华夏民族运用本草治病的经验,利用烹饪技术创造了许多汤方,桂枝汤是其中的代表方。桂枝汤用当时的辛香料与调味料调剂而成,辛香甘甜,即适口又调体治病。桂枝汤已经流传了不知多少年了,也不知道多少人服用过,是一张经实践检验的经典良方。中医称桂枝汤是群方之冠,凡学习中医无不从桂枝汤入门。和桂枝有桂枝证一样,桂枝汤有其应用范围,这种范围称之为“桂枝证”。本书沿用这种以方名证的命名方式,直接称为“桂枝证”。这种证又称为方证。方证必须相应。古代的医家常常用“有是证,用是方”来强调这一原则。方证相应是以桂枝汤为代表的这些经典古方临床取效的前提条件和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桂枝汤证的有无是决定是是否适用桂枝汤的依据,有桂枝汤证,用桂枝汤,不仅有效,而且安全。有人说,桂枝汤是几千年的古方,还能用来治疗现代的疾病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这需要进一步说说什么是方证?方证可以看作是由症状和体征构成的诊断单元,方证所反映的是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反应状态,桂枝汤证,麻黄汤证等等几百个经典古方方证,就是古代的中国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观察总结出来的几百个疾病的反应模式。几万年来,尽管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人类的基因没有变化,人类在疾病中的反应方式没有变化,所以,按照前人发现的这些方证给以相应的方药,疗效依然明显。清代医学家徐灵胎说“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化无定,知其一定之治,随其病之千变万化,而应用不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桂枝汤证如下:1:自汗,恶风,发热或自觉热感;2:上冲感,动悸,肌肉痉挛拘急。3:脉浮,或弱,或缓,或数,或大而无力。4:舌质淡红或暗淡,苔薄白。自汗,是指自动出汗,虽天气不炎热,也不运动。也未服发汗药物而依然汗出者。恶风,指对风冷过敏,在温暖的居室或多加衣服可以缓解;发热,可以是体温升高,也可以是自我感觉周身发热。以上三种症状单独出现时,不能说是桂枝汤证,但三者同时出现时,对诊断桂枝汤证意义极大。症状2是精神神经功能虚性兴奋的表现。上冲感包括昏晕,烘热,面红,失眠,多梦,胸腹有气上冲感,脐腹部的搏动感等症状;肌肉痉挛拘急包括胃肠痉挛性疼痛,腹直肌痉挛,四肢肌肉拘急等症状。脉浮,指脉搏轻按即得,十分明显,临床可以发现,体质偏瘦的一般出现这种现象。桂枝汤证的脉象不仅浮,而且常见缓象,即和缓不数,或并见虚像,即按之少力或无力,有时也可见虚数脉象。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桂枝汤证是表虚的典型表现。表与里相对,虚与实相对,表里是指病位。病在身体躯壳是表,汗腺,皮肤,及皮下组织,关节,上呼吸道的病变多表现为表证。症状为发热,恶风寒,无汗或汗出异常,身体痛,脉浮,苔薄等。病在内脏为里,消化,心血管,内分泌,血液,中枢神经等系统的病变多表现为里证,症状为便秘或腹痛腹泻,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身热口渴或肢体冷畏寒,脉沉,苔厚舌黄等,可见,桂枝汤证为表证。虚实是病势,即集体抵抗力与平衡力的动态分析。从整体而言,虚指正气虚,机体的抵抗力下降,生理功能减退;实指邪气盛,病邪的毒力盛,机体的抵抗力也不弱。但就局部而言,虚指空虚,分泌物太过,收敛不足;实指充实,收敛有余,分泌不足。形象的说,大门开着,人们可以自由进出,这种状态为虚。大门紧闭,风吹不进,人走不出,这种状态为实。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体也有许多各种各样的门,如魄门,肛门,愤门。。。这些“门”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时开时闭,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动,一旦有病,有些“门”的开合失调,或常开,或常闭。开者虚,闭着实,魄门常开则多汗,过汗,自汗,故为表虚;魄门常闭则无汗,恶风,皮肤干燥,故为表实。肛门常开则大便泄泻,稀薄,脱肛,为里虚。肛门常闭则大便秘结,数日一解,腹痛据按,为里实。桂枝汤证恶风,自汗,发热,故为表虚证。从临床应用及单味药理分析和推测,桂枝汤具有解热,抗变态反应,抗炎,镇痛,镇静,健胃等作用,特别应说明的是,桂枝汤对机体的作用绝不是单一的,局部的,而是调整包括神经,血管,免疫系统在内的机体的整体功能。这就是中医所谓的“调和营卫”。营者,营养全身的精微之阴气;卫者,机体防御,卫外的阳气。营卫调和,则机体强健,不宜患病,汗出正常,反之,则自汗,盗汗,恶风,怕冷,易感冒,易致病。可见营卫两气。相当于机体的调节系统与防御系统,在维持机体的健康中起者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调和营卫的桂枝汤的重要作用也随之可见了。所以说,桂枝汤作为调理方,广泛应用于各种临床。桂枝汤的加味方很多。加附子,名桂枝加附子汤。治疗桂枝汤证见关节剧痛,冷汗多者;加厚朴,杏仁,名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桂枝汤证见胸满腹胀,咳嗽,喘息,痰多者;倍桂枝加大黄,名桂枝加大黄汤,治疗瘦弱之人的腹痛便秘;加黄芪,名桂枝加黄芪汤,治疗自汗盗汗,黄汗见浮肿,小便不利者;稍增白芍生姜用量,加人参,名新加汤,治疗汗多,心悸,眩晕,食欲不振者;加葛根名桂枝加葛根汤,治疗桂枝汤证伴见项背拘急或腹泻者。根据前人的经验,桂枝汤服用后,宜喝热粥,并覆被取汗以助药力,忌食生冷,油腻及不消化的食物。此外,对肥满之人,或发热恶寒无汗者,或发热,烦躁,舌红,苔干或黄腻者,当忌用或慎用。 往期精彩回顾 你想知道的三伏贴常识都在这里射干麻黄汤在皮肤科中的临床运用指证雌激素是女人一生的保护剂常见疾病用方经验提示(五)止痒神方!!!目前+人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