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姜灸治疗腹痛痛经

时间:2021-11-12 13:39:48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北京白癜风怎样治疗 http://m.39.net/pf/a_4785589.html

灸是我国传统疗法之一,同时灸法的种类有很多,隔姜灸就是其中一种。在明·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即有记载:“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后灸之”。之后在明·张景岳的《类经图翼》中提到治疗痔疾“单用生姜切薄片,放痔痛处,用艾炷于姜上灸三壮,黄水即出,自消散矣”。在清代吴尚先的《理瀹骈文》和李学川的《针灸逢源》等书籍中亦有载述。

现代由于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已成为最常用的隔物灸法之一。灸治方法与古代大体相同,亦有略加改进的,如在艾炷中增加某些药物或在灸片下面先填上一层药末,以加强治疗效果。

但是也有很多人对隔姜灸不是很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隔姜灸:

隔姜灸就是用姜片做隔垫物的一种灸法。类似的灸法还有隔盐灸、隔蒜灸等。

操作方法:

用鲜生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穿刺数孔;放在应灸的部位,上置艾炷,然后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可易炷再灸。一般灸5~10壮,以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在施灸过程中,若被灸者感觉灼热不可忍受时可将姜片向上提起,或缓慢移动姜片。

适应症:

隔姜灸疗的方法应用很广,多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泄泻、风寒湿痹和外感表证等。如胃病(尤其是虚寒性胃痛):取中脘(在上腹部,当脐上4寸,前正中线上)、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处)和内关(在前臂掌侧,当大陵穴与曲泽穴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穴,把生姜切成约0.2厘米厚的薄片置于以上各穴,取捏成宝塔糖样大小的艾炷置于姜片上施灸,每穴1炷,大约灸45分钟,每日两次。

温馨提示:

1、隔姜灸用的姜应选用新鲜的老姜,宜现切现用,不可用干姜或嫩姜。

2、姜片的厚薄,宜根椐部位和病证而定。一般而言,面部等较为敏感的部位,姜片可厚些;而急性或疼痛性病证,姜片可切得薄一些。

3、在做艾灸时有时会出现水泡和化脓现象,是邪气外排的现象。这很正常,我们通常把他叫做灸花。灸花是由于湿气、寒气重或经络不通而造成的大的或小的水泡,是身体里病邪外排的表现。湿寒之气属于邪而我们的艾属于阳气,阳气属正。正要把邪逼出来必须要有一个通道,灸花就是这个通道。灸花的处理方法:如果有小的水泡自行吸收就可以;大的水泡用无菌注射器抽干,再涂抹烫伤膏即可。

编辑/叶子

爱生活、爱健康、爱中医,请扫码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ygeiv.com/fthl/1231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