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方中附子温阳祛寒,配以炮姜温运中阳,白术健脾燥湿,人参益气健脾,炙甘草补中扶正,调和诸药。五药配伍,有温阳祛寒,益气健脾之效。本方以畏寒肢冷、脘腹冷痛、呕吐泻利、舌淡若白滑、脉沉细迟缓为辨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慢性肠炎、心力衰竭,痢疾等。附子(制)、党参、白术、甘草、干姜。辅料为蜂蜜。 每袋装6g 本品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微甜而辛辣。 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口服,水蜜丸一次1袋(6克),一日2-3次。 尚不明确。 尚不明确。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忌不易消化食物。 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4.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5.吐医院就诊。6.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7.服药2周症状无缓解,医院就诊。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密封。 48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第一增补本 国药准字Z 《附子理中丸》的作用与功效:附子理中丸有养胃气、温脾散寒,止泻止痛的作用。主治脾胃虚寒,食少满闷,腹痛吐利,脉微肢厥,霍乱转筋,或感寒头痛,及一切沉寒痼冷。(①《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脾胃冷弱,心腹绞痛,呕吐泄利,霍乱转筋,体冷微汗,手足厥寒,心下逆满,腹中雷鸣,呕哕不止,饮食不进,及一切沉寒痼冷;②《普济方》,水气有余,致寒气大实于胃中,关脉弦:腰脚重,厚衣重覆也嫌单,尺脉迟,脾胃伏寒,吐利霍乱,烦闷,身体疼痛,发热嗜卧,手足厥逆;③《玉机微义》:中焦有寒腹痛,或恶寒头痛,发热恶寒,腹痛,不饮水,④《杏苑生春》:阳明经气不足,身以前皆寒。兼治新产内虚,虚人多唾;⑤《饲鹤亭集方》:下焦阻虚,火不生土,脏腑不调,食少便溏,及中寒腹痛,身痛拘急,躇卧沉重;⑥《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五更肾泄;命门火衰,食入于胃,无火煎熬,难以熟腐,腹痛腰痪,肠鸣下气)。图文:源于网络编辑:赵思田审核:康志强刘东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