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腹痛三年原是长了肿瘤六附院巧妙除

时间:2020-9-1 12:40:11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学习虽好但却不可忘了你的肤 http://www.lzfpb.com/bdfdq/bdfbl/419.html

  近日,50岁的赵先生到新医大六附院复查,困扰他三年之久的不明原因腹痛终于随着肿瘤的切除而根治。一次巧妙的手术帮他完整保留了十二指肠的功能,避免了术后消化不良和胃胀气的后遗症。   3月23日,六附院普外科主任孙昕博士为记者详细介绍了这台手术的过程。   大胆方案切除病变保留十二指肠   赵先生不明原因腹痛已经持续了三年之久,时好时坏,不久前突然病痛加重,医院住院治疗过程中发现十二指肠水平位置有间质瘤(怀疑恶性),当时建议手术切除整个十二指肠。   赵先生年龄不大,希望能保留十二指肠原有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他多方打听后,来到了六附院普外科治疗。   医院多学科团队,制定出一个大胆的手术方案,仅切除病变部分肠管约七厘米,保留绝大部分十二指肠,最大程度不改变患者本身的消化管结构和功能。   十二指肠位于胃与空肠之间,全长约25厘米,接受胃液、胰液和胆汁,它的消化功能十分重要。   患者病变部位在十二指肠水平部和升部交界处,虽然瘤体只有1.5厘米左右,但藏于被后腹膜覆盖的腹腔后壁,表面还分布大量筋膜和动脉、静脉血管,该部位与胰腺下缘紧密相连,局部切除手术难度极高,风险也非常大。医院针对十二指肠水平部和升部的间质瘤,通常会采取将整个十二指肠连同胰头一切了之的方案,然后将小肠接到胃部。这样虽然简单易行,但手术破坏性大,改变了患者的生理结构,会给患者今后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比如频繁的消化不良和胃胀气。   手术过程中,由于病变部位深藏在腹腔浆膜后,而且还紧贴着许多纤细的肠系膜动脉分支和肠系膜静脉血管分支。医生只能一边小心翼翼拨开血管,一边在十分有限的视野中,手术剪一毫米一毫米往前推进,一点点游离出病变部位和所在肠管。   腹部开孔胃部造瘘减压引流解决难题   切除病变及所属肠管后,还存在一个难点,就是如何进行重建离断的上下肠管。如果将小肠缝合到保留的十二指肠降部断端,对伤口的愈合考验较大。   假如患者消化不好,出现胃肠积气、积液,肠腔压力就会增大,可能会发生吻合口愈合不良,如果伤口裂开,十二指肠内的各种高强度消化液就会破坏体内脏器,甚至危及生命。但若避开十二指肠,将小肠接到胃上,就违背了保留十二指肠功能的初衷,还是会引起患者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孙昕主任团队,又采取了一个新的策略,他们在患者腹部开了一个小孔,在胃部造了个瘘,将一根管子通过腹部引入胃部,通过十二指肠和小肠(空肠)的吻合口进行减压引流,这样就能保持赵先生吻合口处的压力保持正常。   手术三周后,医生检查发现伤口愈合非常好,就为他取掉管子,赵先生的肠胃功能恢复到正常。   目前,赵先生康复状况良好,消化系统功能正常。   孙昕介绍,肠道癌症中大肠癌占98%左右,大肠癌与我们的日常饮食习惯有着紧密关系。肥胖人群、40岁以后人群、爱吃四蹄动物肉类的人群,缺乏运动者,都是大肠癌高危人群。小肠癌只占2%左右,但发病原因不明,多数小肠癌发生在十二指肠降部(十二指肠乳头附近),常以黄疸,出血等为首发症状。小肠肿瘤以间质瘤多见,可发生于小肠的任何部位,但发生在十二指肠水平部和升部的较为少见,而在十二指肠出现的间质瘤恶性并不少见,必须通过手术切除。该患医院病理会诊,结果为低度恶性。   (文/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吴治杰通讯员黄继宏)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ygeiv.com/ftzl/898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