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主治荨麻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19/9204186.html 乐乐(化名)是7岁大的男孩,来自甘肃陇南,因“反复大便带血3年余”先后于辗医院就诊,当地医生考虑肠道疾病,但开展儿童结肠镜检查条件有限,无法进行小儿肠镜内镜下诊治,无法明确便血病因。经当地医生介绍,医院就诊。收入儿科住院后,安排相关检查排除痔、炎症性肠病、肠结核、出凝血障碍等疾病,并积极安排结肠镜及胃镜检查。结肠镜检查明确乐乐有结肠3处、回盲部1处、直肠1处,共5处息肉样病变,直径大小6-12mm。 明确病因后,医务科协调儿科迅速联络消化内镜、肛肠科、普外科、手术麻醉科多学科会诊,就患儿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明确应行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手术。 完善常规术前检查,严格肠道清洁准备后,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为患儿进行了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手术。手术由消化内镜主任余涛主刀,李珍、马瑶医护团队合作,儿科、麻醉科共同协助,并有外科医师准备随时应对手术出现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时给予外科干预。小儿肠道发育不完善,结构多变复杂,肠壁较薄。内镜由患儿肛门进入肠道,不需要手术切口,用内镜在患儿肠道内找到息肉,予EMR(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完全切除病变并用钛夹封闭创面。 患儿全过程麻醉,于睡眠中完成手术,手术历时1小时,切除全部息肉,患儿术后安返病房,仅诉有轻微腹痛,无腹胀、腹痛、出血症状。 医生提醒:儿童时期的肠道息肉,80%为幼年性息肉,好发于10岁以下儿童,幼年性息肉平均发病年龄5.0-7.4岁,且男多于女,大约80%。息肉大多位于直肠、乙状结肠,极少数位于盲肠、升结肠。其临床症状多为无痛性便血,大便通常带有“沟痕”。可因长期慢性失血,导致小儿贫血及生长发育障碍,乐乐的身高体重就明显落后于同龄男童。体积较大的息肉可引起肠梗阻症状。同时部分肠道息肉有癌变风险而引起更严重后果。 因为幼年性息肉大多数带蒂,当蒂比较长时,大便时可以看见粉红色息肉脱出肛门外。若息肉位置较高,还易导致小儿腹痛症状。所以在幼儿出现上述症状时一定要注意,一旦明确诊断,可以选择在小儿肠镜下进行内镜下切除治疗。术后定期随访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