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 便秘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类 1.器质性 (1)肠管器质性病变肿瘤、炎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肠腔狭窄或梗阻。 (2)直肠、肛门病变直肠内脱垂、痔疮、直肠前膨出、耻骨直肠肌肥厚、耻直分离、盆底病等。 (3)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旁腺疾病等。 (4)系统性疾病硬皮病、红斑狼疮等。 (5)神经系统疾病中枢性脑部疾患、脑卒中、多发硬化、脊髓损伤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等。 (6)肠管平滑肌或神经源性病变。 (7)结肠神经肌肉病变假性肠梗阻、先天性巨结肠、巨直肠等。 (8)神经心理障碍。 (9)药物性因素铁剂、阿片类药、抗抑郁药、抗帕金森病药、钙通道拮抗剂、利尿剂以及抗组胺药等。 2.功能性 功能性便秘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 (1)进食量少或食物缺乏纤维素或水分不足,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 (2)因工作紧张、生活节奏过快、工作性质和时间变化、精神因素等干扰了正常的排便习惯。 (3)结肠运动功能紊乱所致,常见于肠易激综合征,系由结肠及乙状结肠痉挛引起,除便秘外同时具有腹痛或腹胀,部分病人可表现为便秘与腹泻交替。 (4)腹肌及盆腔肌张力不足,排便推动力不足,难于将粪便排出体外。 (5)滥用泻药,形成药物依赖,造成便秘。 (6)老年体弱、活动过少、肠痉挛导致排便困难,或由于结肠冗长所致。 便秘的中医分型 1.肠胃积热 症状: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口臭,心烦不安,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开塞通闭,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2.气机郁滞 症状: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有便意,但很难排出来,腹中胀痛,喜欢唉声叹气,饮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 治法:理气导滞。 3.阴寒积滞 症状: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手足不温,呃逆、呕吐,舌苔白腻,脉弦紧。 治法:温中散寒,通便止痛。 4.气虚 症状:大便难解,但是解出来后补干燥,有便意,但临厕排便困难,需努挣方出,挣得汗出短气,便后乏力,体质虚弱,面色白,气短,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益气通便。 5.血虚 症状:大便干结,排出困难,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健忘,口唇色淡,脉细。 治法:养血润燥。 6.阴虚 症状: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头晕耳鸣,心烦失眠,潮热盗汗,腰酸膝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生津,润肠通便。 7.阳虚 症状:大便或干或不干,皆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白,四肢不温,腹中喜暖,腰膝冷痛,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阳通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