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医院药剂科徐光亮 1案例分析 患者:男,65岁; 诊断: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心律失常;II级高血压;心功能III级;肺内感染; 入院时检查:神志清晰,血压/mmHg,心率/min,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动过速,左前分支传导阻滞,ST段低平。胸部CT示左肺上叶见斑片状及纤维索条影,左肺上叶陈旧性肺结核;肝功显示ALT:44.8U/L,GGT:79U/L;血常NE%:72.3%。 既往史:高压病史9年,自述血压控制尚可,曾有阿托伐他汀过敏。 治疗方案:抗心肌缺血给予丹红注射液、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复方丹参滴丸。调整血压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抗感染给予头孢唑啉。 不良反应概况:患者自述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后约1小时左右排淡黄色水样便3次,便前下腹有隐痛。急检便常规正常,否认饮食不洁史。停止服用复方丹参滴丸,给予蒙脱石散冲服,两天后未出现上述症状。再次给予复方丹参滴丸,腹痛、腹泻症状再次出现。停用后症状消失。 2案例分析 患者无急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后出现腹痛、腹泻;再次服用后出现同样的症状,停用后症状消失。其它药物一直应用。因此腹痛、腹泻的症状与复方丹参滴丸有明显的时间相关性。 复方丹参滴丸说明书记载的不良反应为偶见胃部不适。近年来,复方丹参滴丸对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屡见报道。 便常规阴性,可排除消化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 出院后电话随访,患者未再出现上述症状。因此,病人出现腹痛、腹泻症状认为可能与复方丹参滴丸有关,关联性评价为肯定级。 3案例讨论 查阅版药典及复方丹参滴丸说明书:其成份是由丹参、三七、冰片三味中药提炼而成,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功效。临床主要用于冠心病,胸闷,心绞痛。随着丹参制剂剂型增多,疗效显著,因此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其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1]:过敏反应、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道及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等,但对其不良反应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通过查阅文献[2],对—年CNKI报道的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所到致不良反应的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其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糜烂胃炎、晕厥、血压升高、发热、性功能减退等。其中胃部损伤最为常见,约占合部症状的1/3,主要表现为:胃部不适、胃部烧灼感、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胃粘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幽门变形、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可能与含有冰片有关[3]。 丹参制剂的各种剂型均可产生不良反应,其主要原因可能与体质与药品质量有关。在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中很可能属于I型过敏反应。复方丹参滴丸含有丹参,其主要的活性成分为水溶性酚酸类、原儿茶酚、邻苯二羟基化合物、脂溶性成分丹参酮等。产生不良反应的机制为[4]:鞣质难以去除,因酚羟基的酸性成分包括原儿茶酚酯类物,其与鞣质成分极为相似,生产工艺中难以去除或未完全去除,故产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会增大。 一般认为,产生过敏反应是丹参酮与酸性结晶作为半抗原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而具有免疫原性,从而引起机体的过敏反应,有的学者认为是鞣质是多羟基芳香酸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活泼,一量进入人体后,可作为半抗原与血浆蛋白的氨基结合成更大的分子复合物而引起变态反应。丹参制剂中的过敏原物质致使肠黏膜血管过度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体液大量增多而致腹泻。而腹泻可能与患者对血管扩张反应极为敏感有关。 4药师建议 丹参制剂临床应用较广泛,剂型多,均可产生不良反应,丹参制剂导致的过敏反应则与药物的致敏性和患者的特异性体质有关,与用药途径无关。 临床医生在给患者使用丹参制剂之前应询问用药史,避免有丹参过敏史者使用,尤其对殊人群应慎用。因此我们应加强对药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李茂峰,季旭明.丹参制剂临床不良反应研究概况[J].山东中医杂志,,30(10):- [2]谢俊大,薛彩秋,张腾.复方丹参滴丸的不良反应分析[J].国际中药杂志,,35(10):- [3]束云,李贻奎,李连达.复方丹参滴丸不良反应例分析[J].中药药理与临床,,26(5):- [4]赵梅莲.丹参注射剂不良反应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3(4):81-82 药师app下载下载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