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我们的脚部是穴位密集的地方,脚的穴位达到33个,经常按摩脚底可以养生保健,想要按摩脚底,首先要知道脚底的穴位都有哪些,下面为大家介绍脚底十大保健穴位及按摩方法。 1.大敦穴:清醒头脑 足厥阴肝经,此穴在大拇趾外侧(小脚趾那边)趾背上,由趾甲根正中至趾关节的外侧趾背上。 主治肋胀痛、胸满、呕吐、腹泻、疝气、尿闭、腰痛、妇女小腹痛等。 脚拇趾是一般所说“肝经”的起始处,肝经由此到生殖器、肝脏、脑、眼等依序。因此指压“大敦”的话,能使头脑清晰、眼睛明亮。 指压时强压7-8秒钟,才慢慢吐气,每日就寝前重复10次左右。指压大敦有速效性。因此迟醒的早上,不妨在床上加以指压。 2.隐白穴:健脾回阳 足太阴脾经,此穴在大脚趾内侧,距指甲跟脚一分处。主治舌本强、食则呕,善意、倦怠乏力、身体困重、食不下、脘腹胀痛、大便溏泄、下肢内侧肿痛或厥冷、足大趾运动障碍、黄疸等。 以拇指指尖或棒状物压迫此穴,或是以拇指与食指捏住脚趾两侧,加以揉捏,间接刺激穴位。 3.厉兑穴:通调肠胃 厉兑穴在第二脚趾趾甲旁,靠近第三脚趾侧,点压该穴,有清热利湿、通调肠胃的作用。 用拇指指端点压脚趾上的厉兑穴,力度可渐渐增大,以有疼痛感为好,2分钟为好,之后用相同的方法掐压另一只脚上的厉兑穴。 4.至阴穴:清热散风 至阴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小趾外侧,趾甲角外约一分处。 湿热过盛易引起小便黄臊臭、尿频、尿急、尿涩痛。 点按去火点至阴穴,可在15点到17点,此时是膀胱经最旺盛的时候,用大拇指按压此处,并坚持1~2分钟,然后再换另一只脚,每日2次。 有清热散风、通利下焦的作用,对尿黄涩痛等症有很好的排泄效果。 5.窍阴穴:治疗偏头痛 足少阳胆经,此穴在四脚趾外侧(小脚趾那边),距趾甲根脚一分处。主治往来寒热、口苦、肋痛、偏头痛、瘰疬(老鼠仓)、疟疾,股、膝、小腿外侧、四脚趾等处疼痛、运动性障碍等。 上面为大家介绍的脚底保健穴位及按摩方法,睡前可以泡个脚,泡脚无聊的时候就可以为自己按摩下,这样既舒服又养生。 ↓↓↓↓↓酵素与健康“阅读原文”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安全白癜风发病原因有哪些 |